“同学们课余时间,喜欢看书吗?”“喜欢。”“那同学们都喜欢看些什么书呢? ”“我喜欢看科幻书和历史书。 ”“嗯,我喜欢看武侠书。 ”“我比较喜欢看动漫。”“同学们在看这些书时,有没有看到残暴场面情节?”“有……”“好,今天我来跟同学们讲讲如何辨别暴力、残酷和血腥的非法出版物。 ”
月日下午,本报校园“公益普法故事会”联手合肥市蜀山区城市管理局,走进合肥市五十中西校,给该校七年级两个班多名同学,送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讲座。与前几期本报校园“公益普法故事会”主讲人均为本报采编一线的编采人员不同的是,本期“公益普法故事会”主讲人是来自合肥市蜀山区城市管理局文化市场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王昊大队长,因为他的加入,有了本文开头那段生动对话。
今年9月份以来,本报“公益普法故事会”,通过前期在合肥部分中学和职业学院的试行开讲,获得了广大师生、读者、网友及朋友圈众人颇为不错的好评和认可,大家认为将自己亲历的真实案例和法治事件,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和同学们学法的积极性,提升法治意识,一改长期以来普法中存在的单调、枯燥、一味灌输等现象,是积极创新普法新模式的有益尝试,值得大大点赞。不少公益热心者和法律界的专业人士,都纷纷表示愿加入本报“公益普法故事会”团队,和我们共同携手拓展法治宣传教育新貌。
在当天的“公益普法故事会”中,王昊通过自己在执法办案中经历的两个真实故事,告诫同学们要自觉抵制暴力、残酷、血腥等非法出版物和黄色书籍。王昊说,喜欢读书是好事,读书使同学们学知识,长技能,但一些不良的黄色书,宣扬残暴、血腥,不仅学不到知识技能,还会诱使同学们产生暴力倾向,让少数抵抗力薄弱的同学迷失正确方向,走上歧途。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读好书,提高识别正规和非法出版物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书籍。
针对七年级同学年纪小,易沉溺网游,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等现象,王昊指出网游的害人之处。王昊对同学们说,一天他正在查处一家无证网吧时,接到一名母亲给他打来的电话,说她的儿子陷在这家网吧的游戏里,现在自己就在网吧门口,希望他能把自己的孩子带出来。王昊听后,心里觉得很痛,很快和执法队员们一起,查处了这家网吧,将这名孩子揪了出来,交给了等在门口的母亲。说到这里,王昊看着听得聚精会神的同学们问:“有没有同学网游上瘾呢?”片刻,一名小男生怯怯地站了起来,红着脸,小声地说:“叔叔,我也喜欢打网游,下次再也不打了。”全场同学报以他热烈的掌声。
近一个小时的故事会很快结束了,同学们一边走一边说:坚决戒网瘾,戒不良书籍。
王昊表示,十五六岁的孩子正处在身体、身心的发育阶段,对新事物和新事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需要及时给他们以正确引导和指路,自己作为文化市场的一名执法人员,有责任、有义务给孩子们在文化意识形态上打一针预防针,为他们筑起一道精神“防火墙”,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汲取有价值、有营养的知识。
·沙先清蔡梅本报记者张燕·
新闻推荐
月日夜,合肥地区下起了今年立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肥东公路分局立即启动抗雪保畅应急预案,及时了解路况、应对雪情。该局分成三组排查道路安全隐患,路政人员全员上岗对每条道路进行全方位巡查,发现...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