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颐庐园作为合肥目前最高品质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项目,全面依照政府倡导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理念,经过区政府组织协调,市区两级民政部门悉心指导,采用公建配套设施、委托专业团队运营的模式,在我区万科森林公园小区内建立万颐庐园,它毗邻占地2400亩的庐州公园,周边医疗、交通、教育、超市等配套设施丰富,为辖区年长者创造了一个在家门口养老,进享繁华生活、退享静谧安宁的全新体验。
万颐庐园总建筑面积约4300平方米,总计7层。项目南面为南门小学森林公园校区,北面规划为社居委办事处,西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闹中取静,集安宁、便利于一身。
该园室内设阅览室、长者食堂、医务室、康复中心、多功能厅、棋牌室、手工书法室等多个功能室,室外设有健康步道和多种健身器材。整体空间的精心打造,融合国际标准的适老设计,旨在通过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适老人性化的安全设计、丰富多彩的养老生活、医养结合的配套服务,为长者提供一个适合人生新阶段的完善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平台。让这里的老人们在舒适的居所和熟悉的生活圈子里得到持续而完善的居家上门服务、日常活动空间、机构起居照护、康乐和医养服务。
2016年起,我区创新推广“居家+社区+机构”的“三位一体”嵌入式养老模式。“嵌入”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既是小型的专业护理型养老机构,也是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基站。有需求的老人可选择长期入住机构养老,也可选择短期托养、就餐助餐、居家照料等生活支持服务,实现“养老不离家”的愿望。目前我区已有逍遥津街道老人服务中心开始运营,另有三孝口街道、双岗街道、逍遥津街道市委宿舍大院点、亳州路街道4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建设。据悉,我区将尽快力争该模式在辖区实现全覆盖。
2017年,我区将继续坚持民生导向,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新途径、谋划新举措,不断推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辖区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为此,我区将加快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在全区各乡镇街道推广“居家+社区+机构”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实现机构服务的家庭化、家庭照护的专业化,打通老人的“养老圈”和“生活圈”。
扎实推进养老机构床位建设。推动 “三十岗乡敬老院整体改造项目”、“文一名门湖畔小区配套养老设施项目”、“万科森林公园小区配套养老设施项目”等养老机构项目建设,争取在“十三五”末实现辖区每千名老人拥有50张床位的目标。
继续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多种方式配置,加大建设力度,尽快实现辖区57个城市社区标准化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继续做好已建成站点的运营监管,出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综合责任险设计与实施方案。
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精神,拓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为辖区老人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满足老人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理机制以及居家养老服务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积极探索打造“1+1+X”养老服务品牌。加大扶持标准高、项目全、响应快的品牌养老企业力度,打造一家展示旗舰店、一个综合管理互联网云平台、多家服务周边社区老人的连锁小微型养老机构。
经过探索实施,我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家、省、市的层面上取得了多项创新成就,相关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市实现了多个“率先”,相关政策措施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今后,我区将继续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及管理、强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创新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新模式。
(杨璨 赵飞)
新闻推荐
春上柳梢风景秀,人面桃花相映红。为欢庆妇女节,进一步促进女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女教职工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3月4日,陶楼中心校工会组织全校女教职工参加庆祝“三八妇女节”亲子踏青活动...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