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引入第三方监管,开展有奖举报,实施差别化管理。今年以来,合肥经开区打出安全治理“组合拳”,多管齐下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隐患,坚守安全生产红线,为企业安全生产加上多道“保险栓”。
第三方巡查 消除中小企业安全盲点
今年初,合肥经开区财政投入15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360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滚动巡查。
这一创新举措,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为核心,构建“第三方机构排查隐患、社区委督促整改、安监行政执法”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推进隐患排查整治的闭环管理,消除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盲点。
奖惩并举 让企业不敢越“雷池”
做好安全生产,企业自觉是关键。为了让企业不敢越“雷池”,该区制定出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24小时举报投诉电话63886122。办法明确,鼓励企业职工和社会各界投诉举报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企业如果存在非法存储危险化学品、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等14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的,职工举报后可获得1000元至3000元现金奖励。同时,对举报瞒报、谎报事故的,根据事故分级,该区给予3000元至3万元奖励。
同时,该区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对企业发生1人以上(含1人)亡人事故、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证件过期擅自生产经营等7类情形,列入区级安全生产“黑名单”,并在项目审批以及用地、融资、贷款和政策奖补等相关政策上严格制约惩戒。
加强执法 严肃追究安全违法责任
对于安全生产,合肥经开区不仅立下铁的纪律,更有铁的管理。去年底,该区专门设立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对无视安全生产的违法违规行为,实行严管重罚,严肃追究责任。
此外,该区还实施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激励企业自觉提升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李聪 朱振飞 记者 梁昌军)
新闻推荐
市政府召开第83次常务会议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