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安居苑小学内,平日里总会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3月21日下午,校园内却飘出一阵阵戏曲声。仔细一听,其中有京剧、黄梅戏,还有合肥本土的庐剧。原来,蜀山区“戏曲进校园”专场文艺演出——走进安居苑小学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记者从蜀山区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已覆盖该区70%的中小学,共计30余所学校。
传统戏曲真正走进课堂
在当天的演出中,登台表演的既有省黄梅剧院的专业演员,也有蜀山区戏剧家协会的知名票友。其中最受欢迎的节目却来自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这名小演员就是该校六年级学生姚佳玲。当天她表演了《女驸马》等黄梅戏名段。能够在全校同学们面前展现自己的特长,姚佳玲十分开心和激动。她告诉记者,早在幼儿园时,父母带她去上钢琴课,她却被隔壁教室的黄梅戏所吸引,从此爱上了黄梅戏,父母也很支持她,带她四处学艺。2016年9月,安居苑小学成立了戏曲社团,姚佳玲成为当中的骨干。
在安居苑小学,像姚佳玲这样喜爱传统戏曲的孩子还有很多。该校戏曲社团指导老师王晶晶告诉记者,学校戏曲社团有黄梅戏和京剧两个班,共有40余名学生参加。平日里,老师带着孩子们欣赏戏曲名段,练习唱念做打等戏曲基本功。学校还专门从专业戏曲院团邀请老师前来授课。
从今年新学期开始,安居苑小学更是将传统戏曲从社团带进了课堂。校长张永梅告诉记者,从这学期开始,学校正式将戏曲课程列入学生的课表。他们利用音乐课的课时,通过对音乐教材中戏曲内容的整合,为全体二年级学生开设传统戏曲课。课程内容既包括戏曲名段的鉴赏,也包括唱念做打的练习。没想到,此举彻底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戏曲的热情,不少孩子回家主动找相关戏曲资料学习。二(4)班班主任袁璐告诉记者,通过传统戏曲的学习,孩子们的气质和审美取向有了变化,在一些集体活动中,不少孩子都会主动选择戏曲节目上台表演。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们表演时的自信心也提高了不少。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像安居苑小学这样将“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的学校,在蜀山区还有不少。去年底,该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戏曲进校园”工作。目前,该区已有2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示范点启动戏曲进校园工作,第一批示范点达到40%以上,全区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戏曲演出、普及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等,让传统戏曲接地气,焕发新活力。该区负责此项工作的文化馆负责人告诉记者,蜀山区计划2017年实现“戏曲进校园”全覆盖。
除了在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蜀山区还计划将活动“双向延伸”,也就是同时向幼儿园和大专院校进行延伸。目前,该区中海原山幼儿园在1912天仙配大舞台,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正式签约“黄梅戏传承教学基地”,并予以授牌。传统戏曲在蜀山区幼教领域已占领了第一块阵地。
此外,蜀山区还计划将传统戏曲与时尚潮流进行嫁接,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据介绍,该区计划将年轻人热衷的COSPLAY、流行歌曲、动漫等元素与传统戏曲结合,让年轻人爱上戏曲;此外,该区还准备把科技元素运用在传统戏曲的推广之中,通过声光电效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让年轻人能够对传统戏曲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进而爱上传统戏曲。
·刘亚萍 本报记者 朱震宇·
新闻推荐
2日购买“合肥瑶海万达广场”7-1商铺及7-1步行街商131、商132室;4幢写字楼、2幢商铺、7-3幢步行街办608、办609、办610、办611室;3#写字
孙宗勇分别于2016年4月30日、5月1日、7月12日购买“合肥瑶海万达广场”7-1商铺及7-1步行街商131、商132室;4幢写字楼、2幢商铺、7-3幢步行街办608、办609、办610、办611室;3#写字楼3-办1001、办100...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