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蜀山区半岛新村小区、姚公新村小区、岳枫园小区、市建三公司小区等老旧小区纳入综合整治体系,经过一年的改造提升,昔日令人头疼叹息的老旧小区变身现代式“社区”,干净整洁的沥青马路,修葺一新的绿树、栅栏以及新建的体育设施让社区居住环境大为提升。家住岳枫园的王大爷开心地告诉记者:“真的没想到社区能变这么漂亮,脏乱差的泥巴地铺上了面砖,种上了绿植,破烂的水泥地没有了,连房子的外立面都被刷得干净整齐,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建立老旧小区数据库 科学编制整治规划
近年来,合肥市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老旧小区水不通、灯不明、路不平、屋面渗漏、楼道墙面老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十分突出。为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加强老旧小区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合肥市于2012年开始集中、系统、规范化的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
据统计,2012-2016年,合肥市共投资18.77亿元,对331个老旧小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总建筑面积1176万平方米,户数15.7万户,人口45.9万人。
老旧小区整治关系到百姓的居住环境,影响到百姓生活质量,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房产局,负责项目管理和协调市直各部门及供水、供电、供气、三大网络运营商等单位对项目支持。各区、开发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具体负责老旧小区整治现场调度。
根据《合肥市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老旧小区范围是2000年9月1日以前全部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五年内未列入旧城改造和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的住宅小区;土地性质为国有;房屋标准成套。从“完善基础设施、房屋修缮改造、提升环境质量、完善公建配套、改造技防设施、完善消防设施”等六大项23小项统一整治内容和标准。从“明确整治工作步骤,建立设计监理单位项目库,细化初步设计方案,公开施工招标程序,健全资金拨付流程,加强施工质量监管,明确验收接管办法,构建后期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整治工作进行统筹和推进。
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全市老旧小区基础信息数据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住房建设发展规划,科学编制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的要求分步组织实施。
老旧小区改造以“区”为标段,对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一次性招标,建立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项目库。以后每年各区可以根据项目库内单位的实际工作业绩,择优抽选。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直接从市发改委建立的咨询单位项目库中选取产生。编制初步设计时,同步组织水电气等专业单位踏勘现场。相关单位根据各自的需要提出管线的路由、埋深和安全距离,避免出现管线交叉时无法避让和后期重复开挖等问题。因老旧小区地下管网资料绝大部分都缺失,无法确定地下管线情况,因此在编制初步设计时同步委托设计单位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摸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对水电气三表管网改造工程实行单一来源,直接委托市供水集团、市燃气集团和市供电公司负责具体的项目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后期接管。
充分听取居民意见 建立多层次质量监管体系
老旧小区整治事关民生,合肥市房产局建立多层次的质量监管体系。一是把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质量监管纳入各区(开发区)政府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由各地质监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加大监管力度。二是引入第三方巡查制度。由各区(开发区)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巡查单位,对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全程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业主单位,立即整改。三是充分发挥街道、社居委作用,充分听取业主意见,每个项目设立专职联络人负责施工期间管理。四是选聘群众代表义务参与施工现场监督。每个项目由街道、社居委推选2-3名具有一定公益心和施工专业知识的热心业主代表全程参与施工监督和管理,对全体业主切实关心的问题进行全程监督。
一是整不整、整治什么内容,居民说了算。制作菜单式整治意见征询表,上门征求居民意见,街道汇总后作为整治依据。二是怎么整、达到什么效果,听居民意见。在编制初步设计时,由街道、社区召集整治项目所在地居民代表与设计人员组织开展征求意见会,设计单位在综合居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设计方案确定后,在小区主要出入口公示。根据居民的建议,设计单位及时完善初步设计方案。三是公示整治内容和进度。在项目施工前3天,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张贴告居民书,并设置工程公示牌,公示整治内容、整治时间、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代表姓名、联系电话、监督投诉电话,方便小区居民了解工程情况,监督现场施工。四是邀请居民代表参与工程验收。
全方位提升小区环境 整治工作卓有成效
合肥市老旧小区大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是60年代,设施损坏老化、维修乏力,违章搭建、养鸡种菜,环境卫生脏、乱、差,没有主管部门,没有物业管理。截至2011年底,合肥市1867个住宅小区,有254个老旧小区亟待整治,涉及13.9万户,39万人口。环境综合整治后的老旧小区,路平、水通、灯亮,还有了电子监控,因地制宜新建或整修了小区休闲和健身场所,并配置了健身器材。破损、陈旧、风化严重的房屋外墙进行防渗、粉刷处理,拆除占绿、毁绿的违章建筑物,建绿增绿。“不买房、不搬家、老房变好房”;“楼还是那幢楼、房还是那套房,可是现在每天都有新的感受”。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润物无声般地在百姓心里开花结果,是对整治工作最大的褒奖。 经过几年细致认真的工作,合肥老旧小区整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首先,完善了基础设施,修整、翻建小区道路137.37千米,疏通、翻建地下雨污管网242.72千米,修整、规范杆管线设施48处,重新翻修屋面防水128.5万平方米。增设了配套设施,在满足非机动车停放的基础上,共计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0176个,缓解了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改善和修整了小区休闲和健身场所,配置健身器材308套;新安装电子监控设施510套,新安装(维修)单元防盗门9323扇,新增庭院路灯2907盏,配建部分物业管理用房和社区用房。改造了水电气管网,实现水表出户63个小区、23839户;电表出户19个小区、12365户;新开通天然气219个小区、91954户,确保水、电、气收费直收到户。取消187处液化气代装点,消除了老旧小区内的安全隐患。美化了小区环境。对破损、陈旧、风化严重的房屋外墙进行防渗、粉刷处理,拆除占绿、毁绿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438处,恢复绿化功能,小区环境更加美观。
“小投入,大民生”,老旧小区的升级整治工程细致而扎实,考虑周全,无论是看得见的或者看不见的都获得了修缮,因此社区功能有了质的改善和提升,方便了居民,提升了形象,让居民的心一直都是暖洋洋的。“我们小区被整治成现在这样,我再也不想搬走了,我要一直住这里。”家在瑶海区砂轮新村的李女士说。
新闻推荐
新站高新区“入学难”将缓解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