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钢为“盆”,沉入淮河。“钢盆”之大,约合两座篮球场,重达300吨。昨日记者从施工方中铁八局获悉,商合杭高铁跨淮河特大桥钢围堰下沉到位。该桥主跨达228米,为目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拱桥世界第一。
主跨228米目前尚无先例
淮河水面上,两座钢围堰直插入水,遥相辉映。货船穿行其间丝毫不受影响。
商合杭铁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最大的一条高铁线,而跨淮河特大桥又是其中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桥位于寿县境内,全长452米,主跨228米,为目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拱桥世界第一。
“大桥主跨228米,目前没有先例,这几乎达到了无砟轨道的长度极限。”项目经理曾国行告诉记者,这样既能保证船只在下方的淮河航道中航行不受影响,又能确保高铁列车驶过大桥时不降速。
所谓“无砟轨道”,通俗来说就是轨道下方没有铺设碎石,而是特制的混凝土板。据施工方透露,大桥的施工方案经多方反复磋商,历时半年之久才敲定。方案既满足淮河主航道通航条件,又兼顾环保、水保。
双壁钢围堰昨日下沉到位
昨日在淮河特大桥施工现场,两座重达300吨,约合两座篮球场大小、8层楼高的双壁钢围堰下沉到位。
在淮河上施工,双壁钢围堰相当于一个“钢盆”。将这个大块头沉入河中,先将底部的泥水吸干,再注入混凝土,于是便有了“盆底”。待钢围堰中的河水完全抽干,工人们再干活就如同在岸上。
“钢围堰其实就是起到隔绝水的作用。”曾国行告诉记者,双壁钢围堰下沉到位,标志着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水下施工的风险和警报解除了。
这座世界第一的高铁无砟轨道连续刚构拱桥,在淮河河道中,一共打下了40根120米深,直径2.5米的桩基。120米是什么概念?曾国行笑着解释说,“差不多有40层楼高。”
“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要赶在6月底淮河汛期来临前,确保桥体完成出水。”曾国行说,按照进度,2019年1月底将完成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的建设,当年5月大桥开始铺轨,加上半年的联调联试,最快2019年底有望建成通车。 唐朝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徐颖奇
新闻推荐
我省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意见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