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国家对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试点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将主要经验印发全国各地区借鉴。作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安徽是此次被推广经验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合肥有多条好经验成为全国“样板”,将发挥试点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牵引示范作用。
安徽是本次被推广经验最多的省份之一
201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第一批试点地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第一批综合试点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将主要经验印发全国各地区借鉴。截至去年底,第一批试点2个省和62个市镇试点任务基本完成。
记者了解到,与第一批试点不同,后面的几批国家试点目前只包括城市(镇)试点,不包括省级试点,因此安徽作为省级试点地区意义重大。业内人士介绍,此次全省共有8条试点经验被列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是被推广经验最多的省份之一。“至此,安徽作为全国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试点任务基本完成,也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合肥有两条试点成果被列为全国典型经验
作为两大试点省份之一,安徽始终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城镇综合吸引力和承载力,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化保障机制,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此次,合肥市有两条试点经验被列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其中,在持续降低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落户门槛方面,国家发改委表示,一些城市在参加城镇社保年限不得超过5年的国家规定下,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其中,合肥市将主城区落户条件放宽为就业满2年、参加城镇社保满1年,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另外,在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方面,合肥市与四川省泸州市等城市设立城市公共集体户口,解决有落户意愿但无住所人群的落户问题。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5月11日,电力工人正在肥西-常青线路高空紧张作业。当日,合肥“十三五”电网建设十大工程之一的220千伏肥西至常青线路改造工程实现主体全线贯通。合肥“十三五”电力十大工程中的220千伏肥西-常青...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