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五一”前夕,蜀山区城管部门组织54岁的环卫工人孙明英和她的同事们去接受免费体检。“去年底,环卫改革启动时,我们有点紧张,不知道移交到企业以后会怎么样。半年过去,工资涨了,管理更有序了,一样有社会和政府的关心,还安排我们体检。”孙明英说,他们现在很放心,也很有干劲。
2017年年底,蜀山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启动了最彻底、最全面的环卫体制改革,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市场化管理。革新除弊,半年过去,各项红利释放,以人工清洁为主的传统作业模式,已完全被“机械化清扫+定期冲洗+全时段人工保洁”所取代,市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主体过多,“多把笤帚”留下“老大难”
蜀山区内部纵横主干道31条、次干道47条、小街巷144条,总面积达634平方公里。此前,该区环卫保洁有多个主体参与,包括城管、市场化企业及属地镇、街(开发区)等。“主体过多,导致管理方式不一、作业标准不一、作业时间不一。”该区城管委环管科科长时学飞介绍,不仅管理缺乏制度保障,而且由于地域划分无法绝对精确,经常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
不仅同一区域有多个责任主体,即使同一路段的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绿化带也有不同的责任单位,交界处时常成为卫生死角。集贸市场周边、背街小巷等处环境卫生以及“牛皮癣”成为“老大难”问题。此外,机械化程度不高,更多依靠人力,而且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监管不力。(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区卫计局着眼新时代基层卫生医疗事业发展需要,打好“谋”“培”“引”“奖”四张牌,不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谋”。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瑶海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