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合肥历史的“厚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5月14日,在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上,市长凌云强调,要更加注重保护历史建筑,把城市的文脉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增强市民的自信心、自豪感。
在2600多年前,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为令尹,因晋楚争霸战争以及北上会盟“问鼎中原”的需要,开凿了荆汉运河和巢肥运河,这是见于《史记》、《水经注》等书记载的中国最早的运河;在100年前,清末民初时的“合肥县”,便拥有超过120万人口,当时并列安徽人口第一大县,尤以物产丰富著称……
“合肥这座城市,还是非常有历史的!”凌云说,翻开城市史和运河史,我们都能看到合肥的身影。然而,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旧合肥概括起来只有不大、人口少、几万人而已。可见,对历史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合肥确实还有待加强。当下,合肥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意义,在于让市民更有自信心和自豪感。
凌云强调,此次确定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当下的负责。合肥的历史并不单薄,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在历史建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上,都能体现出合肥的“厚重”。对每个合肥人而言,对历史建筑不仅要珍爱、珍惜,更要保护好、挖掘好、传承好,让城市文脉生生不息传承下去。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上,要以做‘加法\’为原则,以做‘减法\’为例外。”凌云指出,还应加大保护的力度和范围,全城发起寻找历史建筑的行动。此次,第一批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城区,今后还要向县区扩展,不能让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沧海遗珠。而且,历史建筑不仅是单个的建筑,还可以是建筑群落。而诸如工业遗产、高校院所里的建筑,在适当的时候也应保护起来。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罗敏)
新闻推荐
王旭东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