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合肥的DNA。
合肥创新环境优越,2017年主要创新指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七位,已经构建了具有合肥特色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
记者在跟随“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安徽段)深入中国声谷的采访中了解到,中国声谷正在打造智能制造车间,吸引更多高精尖企业入驻。
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毛媛媛介绍,位于高新区的“中国声谷”是由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重点合作项目,是中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近期规划用地1583亩,总体规划用地6000亩。
按照“集聚发展、优化布局”的原则,打造“一核、两区、多园”的基地布局,其中一期规划核心区208亩;孵化区175亩;产业区1200亩。
基地依托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等雄厚的科教资源和科大讯飞等领先的语音核心技术与应用,以语音语义、机器视觉、生物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为支撑,以智能芯片为基础,以智能硬件和应用服务为主要内容,在“智能终端、互联网(智慧)+、大数据、智慧城市、虚拟现实、信息安全”等主导产业重点布局,预计未来集聚企业1000家以上,形成从芯片、技术、平台到产业和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努力把人工智能产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声谷”。
“截至目前,中国声谷聚集企业200余家,培育和引进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联发科技、北京君正、航天信息、深圳协创、荷兰恩智浦等行业龙头企业,2017年实现产值510亿元,获批成为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毛媛媛说道。
在中国声谷体验中心内,有很多可以语音智能控制的高科技产品,如能听话、会打字、懂20多种语言的咪鼠智能语音鼠标;可以语音打电话、点歌的AI语音本;可以教你识谱、自己在家学习的智能钢琴等。
“中国声谷正在打造智能制造车间,以便吸引更多高精尖企业入驻,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2018年,中国声谷力争实现产值600亿元。”毛媛媛介绍,此举是为了解决企业北上南下加工痛点,填补安徽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及精密制造的空白。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今年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定于5月19日~20日举行,具体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2:00、13:30...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