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小学(效果图)
火力少年
乐学蜀山
从名校全区覆盖率起步时的30%,到今年达到60%,百姓津津乐道的“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已经在合肥市蜀山区一步步成为现实。当然,办名校并非只是挂个名校的头衔,而是通过名校的辐射效应达到教育均衡、整体提升。三年来,蜀山区高规格推进集团化办学,短短时间内新加入集团的学校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百姓满意度节节攀升。今年,蜀山区又新成立7个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多元发展模式将在未来成为蜀山教育的重要目标。
优质学校绝不只是换“名字”
在合肥五十中东校集团望江路校区,很少有人还会想起这里是曾经的合肥六十七中。经过两年的发展,集团化办学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校名,而是学校整体的蝶变。从校长到师资,从经验到设施,从社团活动到教学教研,五十中东校的整套办学经验被“克隆”到该校区,让这所新晋学校在最短时间内拥有了和五十中西园新村校区一样的基因、一样的优质资源。
据介绍,在合肥五十中教育集团成立之初,集团总校长靳文就兼任集团内各校校长,可以以最大的力度对集团内所有资源进行灵活调配,让各校真正融为一体。同时,该集团从老牌名校合肥五十中西园新村校区选拔经验丰富的副校长调任望江路校区任执行校长,组建以五十中原中层为主要力量的管理团队,师资力量得到重构,西园新村校区一下调来10名教师,其中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6人,占比超过校区全部在职教师数的三分之一。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和汇聚大家的教学智慧,各位教师都在各自课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望江路校区的整体办学水平得以迅速提升。
蜀山区政府副区长李卫介绍,像五十中这种集团化办学模式已经在蜀山区获得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两年来,蜀山区教育均衡得到极大改善,名校全区覆盖率从起步时的30%,今年将达到60%。“现在,蜀山区的教育资源分布更均衡、更优质、更合理,群众对集团化学校的好评越来越高。”李卫表示,从“有学可上”,到“上好学校”,再到“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让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得以实现。
名校辐射效应已经凸显
今年,蜀山区新组建7个教育集团,教育集团总数将达12个,新建学校全部纳入集团校。之所以有如此迅速的发展,离不开名校辐射带来的实际效果与经验。
在蜀山区,提起西园新村小学,是一所妇孺皆知的优质学校。2009年6月16日,按照合肥市 “南进西延”工程的总体部署,原合肥市汇林小学更名为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区,至此,西园新村小学南、北两区,形成了比翼齐飞、携手共进的新局面。从当初名校办分校的雏形,到今天集团化办学的品牌,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是安徽省首批实施“名校辐射效应”的改革先锋。
西园新村小学南区执行校长刘春燕告诉笔者,集团成立之初,依照蜀山区方案统一要求,基于“一体两翼”的办学模式,在充分征求意见后,集团上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机制。“我们集团校每学年、每学期的工作,都是统一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然后分校区实施。”同时,两个校区在教育教学、标准、操作方法和流程方面的评价上,在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考核上,也进行了高度统一。目前,南区从初创时只有300余名学生、20多名教师,发展到现在近2000名学生,整个集团师生已经超过4000人。
蜀山区副区长李卫表示,从整体上看,一些新建学校加入集团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及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通过科学考评和大数据监测显示,新加入教育集团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对全区教育优质均衡、整体提升有明显成效。”
机制保障促成资源均衡
在蜀山区集团化办学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背后,是一套科学架构的发展机制作为核心“芯片”。李卫介绍称,蜀山区成立了推进集团化办学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同时,区政府对集团化办学在资金投入、师资建设、教育设施设备采购,以及教育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优先保障,确保集团化办学顺利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是优质的师资队伍,统筹创新的管理团队、专业引领的骨干团队以及互促互助的教师团队。”比如,五十中新校实施“教研一体化”,通过校内督导抓教研管理实效,西园新村小学践行“共享+互补”理念,注重不同层次教师的培养,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乐农新村小学在“和而不同”的理念下,重塑集团内部组织架构,发挥评价核心作用……教师队伍的共同成长,让教育资源的均衡有了最根本的支撑。
蜀山区教体局局长王雪梅表示,未来,蜀山区将继续对集团化办学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办学条件改善等各方面给予保障,确保集团化办学顺利推进。目前,蜀山区已经制定集团化办学的相关政策措施。“比如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在办学目标、教育理念、校园文化等方面协同一致。而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充分尊重集团各成员校办学自主权、遵循学段教育规律、遵从学校个性发展,彰显办学特色。”同时,蜀山区还将试点不同形式的集团化办学,基于全区教育实际,构建集团化办学多元发展模式。 ·刘亚萍 马翔宇·
新闻推荐
根据《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合发〔2017〕17号)、《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资助支...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