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9月20日,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研制的ITER计划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竣工交付,即将运往法国ITER现场。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通过建造反应堆级核聚变装置,验证和平利用核聚变发电的可行性,是未来实现聚变能商业化的关键一步。
作为ITER中国工作组的重要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导体、校正场线圈等采购包,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近80%。为完成承担的部件研制任务,等离子体所还建设了专门用于ITER部件设计、预研、加工、集成、测试的先进生产厂房和加工车间。
PF6线圈位于ITER实验堆超导磁体的底部,是必须首个安装到位的超重要大型线圈大部件,总重达400吨,相当于两架波音
飞机的重量。据了解,PF6线圈是国际上研制成功的重量最大、难度最高的超导磁体,储能量是我国EAST装置最大极向场磁
倍。
交付现场,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建设内容之一,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宣布开工建设,这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立以来国家批准建设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据介绍,该设施主体工程由超导磁体研究系统、主机及偏滤器研究系统两部分组成,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导磁体研究系统和主机及偏滤器研究系统,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研究提供粒子流、电、磁、热、力等极端实验条件。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合肥造“和氏璧”助力解决能源问题 ITER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在肥竣工交付
它的外形呈饼式结构,类似中国古代的和氏璧。它的价值不是“城池”能衡量的,它是人类最终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部件...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