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低保政策让我们生活有了保障。”近日,记者走进合肥市经开区海恒社区习友居委会,居民余国艮不住地感慨道。
73岁的余国艮患有颈椎病多年,老伴为2级以上残疾,需要人时时陪着看护;儿子前年遭遇意外不幸瘫痪,一直卧床不起。余国艮这些年一直照顾家人,没有收入来源,压力着实不小。“现在我和老伴、儿子每人每个月会有低保金639元,加上一些补助,全家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生活、吃药有了着落。如果没有这些好政策,这日子真不敢想象怎么过。”余国艮告诉记者,社区对他家非常照顾,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体检、送药。
作为社会救助的基础性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兜底安全网。1998年和2007年,安徽省分别全面建立城市低保与农村低保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城乡低保制度也日臻完善。如今,安徽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城乡差距不断缩小。2018年,全省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年5942元,占城市低保标准的比例为87.3%,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到2020年,全省将全面实现低保政策、标准、程序、管理城乡统筹。
【链接】
社保兜底,百姓才能解除后顾之忧。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积极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 2012年以来,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66%和180%,目前约220万个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新闻推荐
新中国成立之初,合肥的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5万。时光,斗转星移。城市,日新月异。如今的合肥,已悄然发生大城蝶...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