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公交老物件不见了 手机支付就可乘车

来源:安徽商报 2019-09-27 02:00   https://www.yybnet.net/

3分钱一张的公交车票、棋盒一般大小的售票夹子、小摇把……说起公交车,人们肯定都很熟悉,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之一,但是说起一些公交车上的老物件,可能只存在于部分人的记忆里了,这些比80后、90后年纪都大的老物件,虽然看不到了,却见证了公共交通几十年来的蓬勃发展。

3分钱车票到手机支付

今年52岁的张海涛是合肥公交的一名老员工,1984年,他开始在当时的1路公交车上当售票员,“那时公交车从南七到老明光路火车站,沿途停靠十余个站。”张海涛回忆说,那时坐公交车的人很多,公交车车身也有17余米,所以一辆车需要配备两个售票员,前门一个,后门一个。

“很多人一起上车,需要我们眼勤嘴勤手勤,才能确保没人逃票。”张海涛称,那时公交车票也很便宜,1路车全程7.9公里,划分为三个售票区间,价格分别是3分、5分和1毛,一天下来,自己通常都能收到20多元。

衬衫、斜挎包、票夹子,这是参加工作后张海涛每天出门的“标配”,挎包里外分为三层,是人造革的,里面装一些备用的公交车票、收上来的乘车款等;而票夹子就是按价格分门别类的将车票贴好,上来个乘客,根据他要去的地方给他撕一张相应价格的车票,然后再用随身带着的钳子打个孔,就意味着票卖出去了。

1998年,合肥13路公交车正式实施无人售票。2017年,29路公交车成为最后结束人工售票的线路。现如今,现金、公交卡、手机……张海涛感叹,时代在发展,支付方式越来越多样,人们出行也是越来越方便了。

老物件消失服务不变

除了公交车票,在张海涛的印象中,当年的一些老物件,现在公交车上也早已看不到了,“比如当年的公交车车窗不是推拉的,而是手摇的。”张海涛说,所以他们都要带着个小摇把,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和乘客需求,适时将车窗摇上摇下。

那时的公交车也不像现在这样舒适,别说空调了,有的连电风扇也没有,“一开始公交车的发动机还是前置的,就在驾驶员旁边,尤其是夏天,驾驶员腿部旁边的温度就特别高,基本上人人的腿上都有痱子。”

此外月票也给张海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个月发一次,上面有持票人照片,凭着月票就可以乘车了。”张海涛笑着说,那时防伪技术也很粗糙,一些人会偷换月票上的照片,“所以说要眼勤,才能分别出来。”

从柴油车到新能源车、从有人售票到无人售票再到现在的手机扫码支付,公交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张海涛这位从事了30年公交工作的老“公交”人眼中,消失的是老物件,不变的是对带给人们出行方便的追求。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

新闻推荐

踏实办实事 谋民生福祉 合肥高新区擘画幸福生活“新画卷”

从一片农田,到安徽、合肥高新技术企业含量最高的区域;从人迹罕至到会聚全球英才,拥有合肥人才城、侨梦苑等国际人才平台;从在...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公交老物件不见了 手机支付就可乘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