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在2020年合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176个健身场地建设被列入其中,记者从合肥市体育局获悉,近期这些场地正在建设中,预计11月投入使用,即将成为合肥市民健身新的“最佳拍档”。
新建成全民健身苑将迎来“智能化”升级
今年如期建设的176个健身场地,包括150个全民健身苑、16个笼式健身场和10个笼式三人篮球场。3个项目预算投入资金240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1560万元,县区财政投入840万元。
“与去年相比,今年新建成的全民健身苑将迎来全新的升级。”合肥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透露,“从预算方面今年从4万元提升至8万元,这些钱将用在为每个健身苑增设4台二代智能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材由太阳能电池提供能源,装有顶棚、太阳能灯,能满足市民雨天或者夜晚的健身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健身器材还能提供背景音乐、统计次数、消耗的热量,并提供健身指导。
此外,今年合肥市体育局充分听取了市民对健身场所建设方面的建议,“之前建成的笼式健身场和笼式三人篮球场都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出现‘一地难求’的局面,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调研的基础上,今年便将这两种场地的建设列入项目中。”
176个健身场地预计11月投入使用
“我们计划176个健身场地在今年9月全部完工,11月逐渐投入使用。”合肥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介绍。“今年虽受疫情、汛情等的影响,但176处健身场地的建设进度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我们的建设项目起步比较早,去年8月就已经列入预算,去年12月完成项目选点,疫情期间项目进度也并没有完全停下来。”同时,合肥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于去年11月拟制并下发了《2020年群众体育实施建设选点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发动项目选点申报工作,确保每个工程项目建设点符合建设要求。
据悉,为了让市民能尽早用上新场地,合肥市体育局在疫情期间已经在不断完善和确定选点方案,提前启动器材招标工作,今年5月完成招标,目前场地正在建设中。
今年还将推动体育公园和特色体育小镇建设
合肥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全民健身苑,其实是想让合肥市市民尽早实现“10分钟健身圈”的目标,“今年除了建设新的全民健身苑外,还将对以往的一些老旧、破损的健身器材进行更新,让各个点与点之间更加密集。”
截至目前,合肥已建成全民健身苑990余处,已实现全市社区全覆盖。除了这176个健身场地外,合肥还将充分利用1500万元体育强市资金,推动4个体育公园和1个特色体育小镇建设。“目前,这些项目也已完成选点和方案设计工作,正准备进行招标采购。”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骏超
新闻推荐
(上接1版)记者采访了解到,合肥市坚持菜市场“公益性、民生性、社会性”的定位,将其作为保障群众生活、彰显城市文明...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