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大建设”者们工作和生活状态如何?昨天,记者奔赴重点工程建设一线,踏上被骄阳炙烤的高架桥施工现场,走进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向在热浪中辛勤工作的他们,道一声辛苦、说一句感谢。
时间:上午9时20分
地点:北二环路与当涂路交口
昨天,畅通二环(合武铁路-当涂路)高架施工火热。在北二环路与当涂路交口以东,一座长100多米的支架方阵“扎牢马步”,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连续梁混凝土浇筑。
“浇筑将于18日晚开始,工人正在进行准备工作。”中铁一局项目经理李雪锋介绍。登上支架搭建的临时“桥面”,木工吕文全扛着一根十多米长的木板,迈着小碎步走在狭窄的钢筋笼上,将木板运送到指定位置,用于临时浇筑台搭设。
“上面没有遮拦,一上午忙下来晒得皮肤疼。”吕文全往上提了提护袖,尽管胳膊做了防护,但还是被晒得发红。旁边,他的工友陶宝树穿着长袖长裤,拿着高压水枪冲洗底板。“要把上面的杂物冲干净,保证浇筑质量,这块工作不能出问题。”
时间:下午3时30分
地点: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作为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体量庞大。昨天下午,1400多名工人在现场紧锣密鼓开展施工。
1号科研楼主体呈“H”状,分南北两楼。下午3:30,在室内北楼六层,蔺大兵正和工友配合进行防火卷帘门布线工作。只见他踩着梯子将自己送往高处,仔细把线头接到控制器上。“室内温度相对要低一些。”蔺大兵说,他们总共负责三层楼的防火卷帘门安装。为了尽快把手里的活做完,每天下午1点多便来到现场。
同样处于“室内”,有些人却是另一番感受。在科研楼东侧的地下室顶板施工区,挖掘机驾驶员李鹏飞已经在驾驶室里工作了近2个小时,上衣大面积被汗水浸湿。“虽然装了小空调,但里面还是跟蒸笼一样。”李鹏飞说,一天下来,他最少要喝7瓶矿泉水。
目前,1号科研楼幕墙、机电安装与精装修工程均在快马加鞭施工,景观绿化正在开展土方外运、场地平整和临设工程建设,朝着2020年年底完工投用一步步迈进。
时间:下午4时45分
地点:合肥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
“3挡下,2挡下……好!”昨天下午,走进合肥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施工现场,毕如贤正拿着对讲机,盯着缓缓下落的料斗,指挥着几十米高空的塔吊师傅。烈日下,她的眼睛睁得很是艰难。
4年前,毕如贤顺利考证成为一名信号工。无论寒冬酷暑,她都要伫立在塔吊之下,皮肤已经变得粗糙黝黑。“材料不提前运送到位,施工就无法开展。”毕如贤告诉记者,现在高温天,她每天凌晨4点便起床,争取5点到工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现场共470多名工人开展施工。目前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室外园林施工,四栋主楼幕墙也在同步安装。”施工单位中建五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针对高温天气,合肥各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均采取了避开高温时段施工的措施,不少施工现场还为工人准备了桶装纯净水、绿豆汤、遮阳伞、西瓜等降温防暑物品。
·本报记者 葛清政·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团组织,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崇尚学习、学以致用的读书氛围,激发广大青年的读书热情,近日,瑶海团区委在...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