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测床垫、3D行为分析仪、人脸识别访客机……在合肥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随处可见的智能贴心服务,让老人的生活更安全更安心。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公布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地区典型案例名单。庐园的社区嵌入式智慧养老应用案例成功入选2020年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地区典型案例名单。
此次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分为城市管理、教育、养老、环境治理、卫生健康五大领域。其中,养老领域是合肥市承担的唯一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合肥市入选的六家养老服务机构分别为:包公街道智慧化养老服务中心、同安街道朱岗社区智能养老中心、方兴社区互联+物联智慧养老中心、九久夕阳红老年城、大杨镇庐园长者服务中心、南七街道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
探索智慧养老新路径
截至目前,庐园已服务200余位长者,2019年11月获批成为第五批合肥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后,2020年10月又获批成为安徽省第二批智慧养老示范基地。
2018年7月,庐园开始研发完善智慧养老相关的软、硬件。其中包含人工智能技术、机构与长者健康类管理系统、安全监测类、健康监测类等智能终端,如3D行为分析仪、智能人脸识别访客机、人脸识别监控、智能血压计、陪护机器人、智慧床垫等。
庐园与科大讯飞合作,创新“社区嵌入式养老”新模式,通过分级预制管理、非接触特征采集、智能语音录入等,提升内部管理与服务能力;通过图像识别、3D行为分析,实现对长者安全管理;通过入园评估模型、照护动态评估模型、饮食健康模型、慢性病动态评估模型、心理健康评估模型等AI应用模型,探索“智慧养老”落地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
打造有温度的养老中心
在庐园,智慧元素深植每个细节角落。
从入门开始,庐园建立人脸识别智能访客系统,实现对访客精确识别及管理。其中人脸识别验证,可以记录保存来访人员的证件信息、图像信息以及进出信息,辅助前台接待人员信息补充,实现入园访客、长者等入园有登记、外出有记录,超时自动预警服务等。
在院内,老人不小心摔跤或者久坐没有反应都能有效监测到。庐园通过3D深度视频监控设备,基于行为识别引擎、3D骨架的动作分类和方法研究,实现对跌倒、久坐等人体动作的实时监控分析并及时告警。
“智能安防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缓解目前庐园安防依靠人治、长者跌倒、失智长者易走失、安全管理压力大等问题。”庐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庐园,老人的生活更加方便。想吃什么,想看什么电视,动动嘴,智能语音识别,AI菜品智能推荐、智能语音转台等应用,可以精准达成。
庐园内的每位护理员均配有“智能助手”,老人何时吃药,何时运动,何时休息,智慧评估系统都能精准推送提醒,同时利用智能语音技术可实现语音文本的快速转写,方便医护人员的日志记录。
同时,庐园面向老人亲属开发基于Android、IOS、智能终端系统,开发家属系统端,动动手指,亲属可通过手机端清晰掌握入住老人每天的身体情况、护理情况,增加相互信任,让长者更舒心、家属更放心。
庐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庐园将继续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产品,从基础安防服务、内部高效管理、面向长者的智能照护服务、智能健康、智能评估、亲属关怀等内容着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管理效率,构建智慧养老管理平台+AI颐养超脑,打造六大智慧服务体系的“116”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惠及长者。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解剖”蓝藻 守护“母亲湖” 江淮小记者走进蓝藻科普馆,要用实际行动守护巢湖
江淮小记者们全程认真听讲解。参与灭藻大战,守护湖泊水环境。透过显微镜观看蓝藻构造。“巢湖是我们的‘...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