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包河区获悉,为拓宽群众诉求渠道,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包河区探索“网格+网络”掌上云社区新型治理模式,开发建设“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积极推动服务群众工作向移动端、云端转变,精准高效解决群众诉求。
小程序用户量突破2万人
“在社区居民群、楼栋微信群、微信朋友圈转发‘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注册办理流程,同时安排各网格员上门帮助一些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注册和使用。”望湖街道网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还充分利用各小区的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式推广。
2021年3月底,在包河区全面启动“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小程序用户量2万余人,群众通过小程序报事千余件。“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正快速被辖区居民所熟悉。
“大循环”打通区、街联动通道
那么这些问题是怎么得到解决的呢?记者在包河区网格化管理中心看到了一张庞大的数据网络——“大共治”平台。平台将全区13个街镇、大社区和1个高铁南站区域,共计106个居村,划分为434个基础网格。每个基础网格都有一支相对固定的网格治理队伍,全部是按照“1+2+N”标准进行组建。即有网格长1名、网格员2名、自治力量若干名。
除了街镇居村就能直接解决的案例以外,平台还能启动区、街联动处置的“大循环”模式。而大循环模式则能解决长期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条线分割问题,打通了区、街联动通道。
包河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杨永伦介绍,“大共治”平台不仅畅通了居民反映问题的渠道,构建了解决问题的闭环流程,还能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精准地掌握居民的需求和诉求,将为群众办实事真正落到实处。
晨报记者 琚园园 通讯员 包育晓 李多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通报了2018-2020年度“12345政府服务热线优秀成员单位”名单,合肥燃气集团喜获表彰,全市仅两...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