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在家,段天掌也不忘学习。
“天掌出生四五年,回顾经历写真言。国策适龄上学堂,中专毕业当孩王。光辉职业教导扛,传道授业解惑忙。同行教友齐努力,三十八年桃李芳。甲子退休光荣榜,社保待遇度夕阳。老有所爱喜读书,党章精神记心上……”5月6日,在包河区大圩镇,76岁的退休老教师段天掌拿着刚刚写好不久的一封《忆历史 悟思想 增素质》的信给记者读了起来。
本期《红色传家宝,大圩有故事》栏目,我们走近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段天掌,倾听他的“红色传家宝”故事。
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段天掌介绍,他家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的祖父在旧社会被人逼打而死,祖母带着未成年的四个孩子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父亲成年后,一次,一名日本侵略者误认为我父亲坏他事,追着我父亲要杀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父亲乘机逃走……”段天掌回忆起老一辈人曾经给他讲述的这些往事,感慨不已。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长大的他也进入了学校读书,“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就拼命地学习。”1964年7月,段天掌在肥西合巢初中毕业。在他的家中,这张57年前的毕业证书至今保存完好。记者看到,当年的毕业证书跟奖状一个样式,证书上印有毕业生的照片,褶皱模糊的旧照片上依稀还能看到段天掌年轻时的模样。1965年,段天掌考入六安农科中专学校,在这里,他读了三年中专。
拿出珍藏几十年的“红色传家宝”
1968年毕业后,段天掌回到家乡担任许贵小学教师。“当时的教学条件很差,因为学生家里普遍比较穷,学校就让他们免费入学,只收取书本费,一个学期下来,整个学校只收到四五百元。”段天掌回忆道。
在段天掌的家里,他还将自己珍藏几十年的很多“红色传家宝”亮了出来。“这是2001年省里面发的‘教师优秀奖’、这是1987年和1998年学校发的‘优秀教师’荣誉证书、这是1997年6月的党费证……”他翻阅着这些荣誉证书,一遍遍回忆着当年的教学生涯。
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业务过硬的段天掌曾教授过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及音体美等课,并于1978年开始担任教学教研组长,“所有的科目基本上都教了个遍。”进入上世纪80年代,段天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开始逐渐走上管理岗位,从1985年开始,直到2005年退休,他一直担任许贵小学教导主任。退休后,因为教师人手不足,他又留校工作至2006年4月16日才正式离开工作岗位。
回迁住进新家后日子会越过越好
提起入党经历,他至今还记得写了四次入党申请书,“那时候,我连续四年,每年写一次,还定时向党组织汇报个人思想情况。”1991年8月,他正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加入了党组织。“正是有了共产党的培养,我才能完成读书、就业这个成长过程,现在也能更好地安享晚年。”
段天掌的妻子一直在大圩农村种田,退休后,段天掌也加入进来。7亩多田,两个人也能应付得过来。2011年3月,段天掌的妻子被确诊为尿毒症,“多亏了政府的医保政策,这么些年来,她治病总共花了56万元,医保报销了近42万元,个人总共掏了14万多元。”
如今,因为房屋征迁,再加上农田全部承包出去了,老人一家就搬进了公租房,“这里的生活条件很好,等到回迁住进新家后,这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晨报记者 夏海霞 文/摄 通讯员 周平
新闻推荐
4月15日,合肥一中“铁军”年级部把一群会好奇蕨类如何生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如何遍历、看不见的纳米世界有怎样的繁奥与...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