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4日以来,我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区党员干部冲锋服务在前,做到“留给群众,不先打一针疫苗”。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交警、城管和志愿者们,在防疫和疫苗接种一线,争分夺秒,为早一分让群众安全有序打上疫苗,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创新工作服务模式,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默默坚守着……
“小喇叭”调度让接种群众有序等待——贴心
身着红马甲、嗓音略显沙哑站在社区服务中心门前的板桥社区工作者陈小蓉格外亮眼,她正“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靠着小喇叭维护现场秩序,正对着10多米长的疫苗接种等候队伍。
“我这个人嗓门亮、体格好,这个时候正好是大显身手。”陈小蓉说话间隙,同事送过来一颗润喉片。“哪用得上这个,我的嗓子一会儿喝点热水就好了,不碍事。有的居民6点半就过来排队了,大家都是想早点打上疫苗。我和同事轮换着来,马甲一换,小喇叭不停,人再多,我们也能喊着捋直成一条直线。有秩序才能早点打上疫苗,大家也就安心了。”
起初,陈小蓉和同事一起共6人负责在现场登记。看到现场居民好几百人,来不及登记了,她们就站出来轮流维持秩序。“小喇叭”一喊就从早上6点半喊到晚上7点半。5月14日那一天,“小喇叭”共计服务了3000多名居民。遇到个别想提前插进队伍的,陈小蓉总是苦口婆心,“看你的前后,排队都不容易。越是在这个时候,大家越要团结一致有序排队,才能尽早接种疫苗。”成了她的名言。
“人大代表”护师只会接种疫苗这一个动作——放心
在收到“取消休假,全员上班”的命令后,区第四届人大代表、七里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童明明又一次闻令而动,和医生爱人一起并肩作战,穿着隔离衣,带着口罩,投身到疫苗接种的岗位上。
她认真负责、技术娴熟,100、200、300……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个人单日接种纪录,她半开玩笑地表示:“感觉这手已经不是我的了,只会接种疫苗这一个动作了。”
2900支疫苗实现原批次疫苗清零——真心
“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我中心全天2个接种点、7个接种台、7个登记台、6个预检台,接种一整天马不停蹄,现场秩序良好,接种工作平稳有序。今天共完成2900支疫苗接种,实现原批次疫苗清零,也刷新了全区街道接种最高纪录。”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君疲惫中略带兴奋地向奋战在接种一线的全体人员宣布这一好消息。此时已是5月14日晚9:10,她已连续工作了近15个小时。
早上6:30,李君就火速赶往临时增设的红旗建材大市场接种点,“虽然前期已布置妥当,但今天不如往常,疫情的动态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群众接种疫苗的参与热情,还是要到现场看一下才放心。”为让等候的群众有序排队,打消群众的顾虑,尽早接种,李君早早地就来到接种点调度工作,政策解释、针剂协调、物资调配、发布通知、协商进程……“请大家放心,每个人只要有序排队我们就会第一时间接种疫苗。特殊时期,我们商议决定取消原定中午一个小时休息时间,轮流吃饭,调整接种台前的医务人员,保证大家随排随时接种。”
直至晚上8:16,原调拨疫苗和下午从区疾控中心临时调配来的少量疫苗已全部接种完毕,随后做好群众解释和登记工作,申请第二天疫苗剂数,对参与接种的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关怀疏导……让李君工作状态再次达到峰值。
在瑶海,像陈小蓉、童明明、李君这样付出“三心”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他们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筑起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坚实屏障。
(通讯员解晓一彭林徽张璐蒋芬芬)
新闻推荐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这里有善解人意的数学老师,要求严格的英语老师,还有一位开心果老师——张老师。张老师是一位很有...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