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实探!合肥市三院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人员的一天

来源:合肥晚报 2021-05-21 00:30   https://www.yybnet.net/

5月19日,合肥气温骤降下起大雨,但市民接种需求不减。下午2点左右,在合肥市三院疫苗接种点,等待接种的市民已经在早早搭好的雨棚下排起队伍。

记者注意到,由于医院采取了规划高效合理的接种举措,现场等待区、登记区、注射区和留观区,在医院和社区志愿者的引导下,现场排队井然有序,市民们按照防疫要求佩戴口罩,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完成各项接种流程。

每天步数1万+打底是常态

接种点高速科学运转的背后离不开各个环节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当天中午12时许,记者见到了刚结束上午工作不久的该接种点负责人方艳艳。“我们市三院是临时接种点,目的是切实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能力,安全有序地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现在所有医护人员都是在完成本科室工作的情况下,自愿报名参与投入到一线的疫苗注射工作中来。”

她介绍,在无法预测到当天前来接种的人员多少时,当接种人数出现激增,便会随时在临床调配医护人员,每当这种时候,同事们不仅没有一丝抱怨,且都是利用休息时间积极踊跃报名。“我们这个团队的年龄跨度从70后到90后,最忙的时候一天打了1000多针,连吃饭都是轮换着来,但大家都特别有凝聚力,尤其是一些90后的孩子,有时候还会被抽调到其他社区的接种点成为那里的中坚力量。有一次周六看到我在忙着核对信息,本来忙完自己工作可以下班的孩子们,都特别积极主动地过来帮忙。”说起这些和自家孩子年纪差不了多少的“孩子”,作为团队“大家长”方艳艳一时哽咽了起来。

近期,随着市民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强烈,疫苗接种点的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也给方艳艳和同事们的接种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为了严格确保接种过程的安全有序,医院根据接种点环境特点、防控工作需要,结合接种人数骤增现状,迅速调整了接种流程,将关口前移,有效防止人员在相对密闭环境中聚集。“市民们来到医院后,先在楼下的等待区排队等候,然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会10个10个放号来到十楼的接种区,在预检登记区,医护人员会对个人身份信息、禁忌症、接种史等进行详细询问登记。市民接种后留观30分钟无异常反应即可离开。”

早上7点到达医院,晚上11点多统计好疫苗注射针次总量上报到上级单位,然后出发回家,这是方艳艳5月18日那一天的工作行程,“全场跑”早已成为她这个团队协调者的工作常态,虽然活动区域就在这一层,但每天的步数都在1万朝上。“昨天我们6个接种台完成了1000多针的接种任务,经过医院的全力保障和职能部门的精心疏导,整个过程特别有序特别顺畅。”说到这里,方艳艳因为连日工作而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们的高效让我们无比暖心!”

“红马甲”,用行动传递友爱,彰显向善的温度。接种现场,记者注意到,经过合理导引,接种区域根据容量分段放行,很好地保证了接种有序不间断。志愿者们积极主动向前来接种的市民宣教接种注意事项、告知接种流程、分流接种人群、保障留观服务。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到前方进行信息登记,带好口罩……”沈鹃是来自合肥市三院机关党支部的一名志愿者,“在支部小组长那里了解到院里接种点这边需要志愿者,我就第一时间报了名,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据了解,像沈鹃这样的党员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在注射现场提供路线指引、建档指导、维护秩序等志愿服务。党员走在前、做表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他们主动报名为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提供有保障,为群众提供精准、便捷的服务。

“我是下午1点40分来的,现在是2点左右,就完成了接种,整个过程给我感觉很顺畅,效率很高,在排队还有在登记区的时候,志愿者和护士就告诉了我们流程和温馨提示,服务非常暖心。”从接种区走出的李女士家住在附近,本身从事餐饮行业的她19日下午特意抽出时间和先生一起来接种疫苗,“我爱人去年7月做了心脏支架,刚刚也现场咨询了医生能不能接种,医生让他等一下,通过了解身体情况、吃药情况,然后现在正在量血压,看能不能接种。”

工作时间超14小时成“家常便饭”

新冠疫苗接种是环环相扣的过程,市三院负责接种的医护人员全力投入,保障庞大繁重的接种工作无缝衔接、有条不紊开展。

“最近一周有没有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之前接种疫苗有没有出现过敏反应?” 咨询组组长钱丽娟守着十楼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位置,对待每位接种者,她一直仔细询问禁忌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询问、录入信息……询问登记处约2分钟的工作内容她一天要重复数百次,人一多便不自觉需要提高音量,时间久了嗓子沙哑用不上力气,她便佩戴上小蜜蜂,确保每一位接种者都能听到。

在接种组,医护一旦坐下就几乎没有机会动弹,一张又一张预检单,一针又一针疫苗,一天要重复上百次的注射动作,他们不敢喝水,也没有时间去上厕所,开冰箱门取疫苗、核实接种市民信息、提醒注意事项、打针、手消、开始下一轮的接种……一个接诊台的护士一天要重复几百次相同的机械性动作。中午抽空吃饭的时候脱下手套,五个指头已经被汗水泡得发白,有的护士因为长时间佩戴橡胶手套,引发了甲沟炎,但他们没有任何抱怨,专业地戴上手套继续进行接种。

记者了解到,负责疫苗接种的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量都在十四个小时以上,因为,她们不仅要负责注射,更要保证疫苗的库存数和实际使用数一一对应,偶尔碰上系统延迟或者疫苗外包装丢失,都要在上千数量的名字中翻出缺失的那一个。“疫苗的库存量、注射量,出入需要对得上,因为前车之鉴,负责注射台的护士都或多或少有些强迫症,分时段一天重复多次,只要闲下来就要数一数自己面前的桶里有多少注射过的疫苗外包装盒子。”接种组组长董爱荣说。

精准采样不惧风险筑牢人民健康防线

这些天,除了新冠疫苗接种点的医护人员,负责核酸采样的工作人员们也正在加班加点、争分夺秒。

“请您取下口罩,张开嘴,啊……”在采样现场,市三院的核酸采样人员对每位受检者重复着这句话,同时手里还不断地操作:用手消液消毒,拿采样管,核对姓名,拆棉签,采集咽拭子样本,将样本装入无菌采样管中,将采样管固定放好,再用手消液消毒……十几秒就完成了一次采样工作,同样的动作重复着几百遍。

据介绍,自5月13日凌晨六安市发现一确诊病例后,合肥市新冠疫情应急防控指挥部迅速部署安排相关人员核酸检测,市三院积极响应,许多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加入到核酸检测队伍中,该院体检中心医护人员分别于5月15、16日及5月17日奔赴合肥市供电公司及臼井管路系统(合肥)有限公司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共采样一千余人次。

作为核酸检测工作的第一关,采样工作尤为重要,是否采集到合格的样本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采样现场,该院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检测采样要求,通风换气、全程佩戴口罩、间隔一米距离排队等候采样,确保检测采样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医护人员身穿密闭的防护服,让平常很多简单的事情也变得不简单,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时间久了还会有缺氧的感觉,对人的体力耐力要求都很高。该院医护人员用他们的双手一次次完成“稳、准”的采样操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顺利进行。

该院PCR实验室负责人李婧旸告诉记者,体现着“三院速度”的PCR实验室于2020年5月正式建成,主要承担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任务。“我们是5个人轮岗,最近每天的检测量是有一个激增的,在1500个左右,印象中曾经最迟的一次下班是在凌晨4点左右。”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更加及时发出报告,他们不断提高效率,在 6个小时内出具检测报告,同时确保发热门诊病人优先检测,以最快的速度出具结果。“疫情防控始终不能松懈,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将继续战斗在核酸检测的一线。”

张晓玲 胡珺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唐萌庄道龙/图

新闻推荐

提取公积金用于商贷还贷 这10家银行 不用再开还款证明

本报讯以前合肥市直公积金办理商贷还贷提取,必须先去银行开具还款证明才能到公积金部门提取,需要来回跑比较麻烦。记者...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有趣的“捉迷藏”2021-05-20 10:12
猜你喜欢:
我的植物朋友2021-05-21 00:51
评论:(实探!合肥市三院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人员的一天)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