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尽量减少高考前的“仪式感”

来源:新安晚报 2021-05-23 10:10   https://www.yybnet.net/

“虽然我是一名陪读妈妈,儿子马上要参加高考,但同事们都说从我的表情上看不出来紧张和焦虑。”日前,记者采访到合肥市民刘女士,她的话语中透着轻松。刘女士的儿子今年18岁,在合肥八中读高三。作为一名陪读妈妈,刘女士会在每天上午出门前就烧好几个菜,同时将一些蔬菜洗好、切好。刘女士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全力做好后勤保障的前提下,她常在中午与孩子进行积极和轻松的交流,希望孩子保持平常心。

没有不切实际的预期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我们也一样。儿子的成绩

中等,但他的性格很开朗。”刘女士说,距离

高考已经很近了,她并没有在这段时间对

孩子表现出过度关心,甚至不会在孩子面前

提“要为父母争口气”这样的话。她当然希望孩

子在今年高考中能有好的发挥,但她对儿子的

成绩有客观的评估,没有不切实

际的预期。

刘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每天

回家或多或少都会分享一些事

情,有烦心事也有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学校里被老师

批评了,哪道题目没

有做对或者很

难等等。对

于这些,刘女士

都会认真听,不

会打断孩子或者

催促孩子去学

习。对孩子所说的烦心事或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她也会加以开导和鼓励,引导孩子不要在意已发生的事情,减少负面情绪的干扰。

刘女士说,在她看来,与孩子的交流都是积极的,“我是有些担心他的成绩以及他的字迹不够工整,但我极少表现出来。”刘女士说,即便她和孩子爸爸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其他问题,在这段时间,也不会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来。他们也担心,如果太焦虑,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

让孩子保持原有的状态

“儿子有很多兴趣爱好,比如打篮球,每周会在学校内打两次篮球。”刘女士告诉记者,在高考前最后复习阶段,尽量维持孩子原有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不会刻意改变孩子的生活方式,不制造紧张的气氛。

“孩子晚上从学校回来,看书学习大约会到11点甚至12点之后,对这些我都不会提醒,他从小就有自己的生物钟。”刘女士说,孩子已经长大成人,需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她更愿意看到孩子是轻装上阵,这样也有利于孩子的考场发挥。

对于孩子有时会用手机看视频和新闻,刘女士并不反对,她希望在这段时间尽量减少高考前的“仪式感”。

没准备给孩子补营养品

刘女士告诉记者,儿子每天中午12点多回到家,在这之前,她都会提前把饭菜准备好。“为了不耽误孩子吃饭,饭后他还要午休,我都会提前做准备。”刘女士对记者说,每天上午她出门前,会提前准备好中午饭菜,比如烧好几个菜,将蔬菜洗好、切好,不会因为高考的来临而过多地改变孩子的饮食。

“也听过这样的建议,是不是补一些营养品,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吧。”刘女士说,虽然离高考已经不远了,但她没准备给孩子补营养品,考前这段饮食其实和平时是一致的。

新闻推荐

合肥公布首批优良乡土树种

本报讯记者从市林园局获悉,近日,合肥市公布第一批优良乡土树种,分别为麻栎、黄连木、皂荚、流苏树、臭椿、枫香树、冬青...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近旁青山是吾师2021-05-23 00:56
猜你喜欢:
评论:(尽量减少高考前的“仪式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