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首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平台——“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上线。群众有问题可以上传信息,小程序则会派单给相关部门并督办进展,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如今,这一依托“大共治”信息化平台而探索的掌上云社区新型治理模式,正在不断拓宽群众诉求渠道,提供更加精准、高效、聪明的服务。
“为拓宽群众诉求渠道,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我们以大共治改革为抓手,以区一体化信息平台为依托,探索‘网格+网络’掌上云社区新型治理模式,开发建设了这个小程序。”包河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的端口向群众开放,线上接受投诉。
该小程序的二维码将张贴在全区各街道、社区中,群众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在该平台登录注册,向所在街道社区相关部门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得到回复处理。
记者注意到,小程序共计开发“议事、报事、办事、我的社区以及我的”5个板块13个子模块。“在这里,我们不仅开辟了一个居民共商共建共治通道,还涵盖了诸多便民服务,还设置了法律咨询等服务板块。”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小程序特别设置了督办单位加入,“若居民反映问题得不到解决,相关部门将会受到问责。希望以此提高办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群众获得感。”
去年,包河选取滨湖世纪社区融荫居委会,芜湖路街道太湖新村,望湖街道月桂苑、和欣家园等进行试点。今年3月底,包河区全面启动推广工作,并于4月21日正式上线。
如今,“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正快速被辖区居民所熟悉。截至目前,用户量2万余人,共发布社区动态、文体活动、办事服务信息等569篇,辖区居民阅读量5196次、互动217次,群众通过小程序报事千余件。
城市治理压力,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该区于2019年创新建设“大共治一体化”信息平台,探索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手段破题,具有数据集成、实时监测、闭环处置、智慧协同和多元应用等功能。
截至目前,该平台不仅分类整合了全区各类热线平台,还打通了12345、市数字城管等数据端口,汇集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全区各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包河区注重挖掘数据价值,力求精细化治理。“平台设置了各类数据监测指标,各街镇、大社区可实时监测居村、街道各部门及网格员履职情况,分析区域重点问题、高发时段等,从而实现精准治理。”该负责人说道。
李多庆 包育晓 杜静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王道北京的天空很大,尤其与苏州比起来。每次进京都会生出两种感觉:赶考、朝拜。拜访朝内大街的周有光先生犹是如...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