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疫苗了吗?”这几天,在合肥,这句话成为人们一碰面的“问候语”。截至5月18日9时,合肥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345.8186万剂次,其中第一剂接种301.4855万次。
庞大数字的背后,是许许多多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民警、城管等人群的坚守和付出。七里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师童明明就是其中一员。
“打完针后留观半小时再走,回家后多喝温水,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5月18日,在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童明明细心叮嘱着每一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者。像这种叮嘱,疫苗接种高峰期时,童明明每天要重复几百次。
5月18日上午7点多,童明明和同事们早早抵达社区中心接种点,换工作服、洗手消毒、开窗通风、检查接种过程所需用品……为一天的接种做准备。
童明明说:“六安和肥西有确诊病例以来,辖区以及周边居民接种疫苗的意愿特别强烈,凌晨4点多就有人过来排队了。我们社区中心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给居民接种疫苗,保证大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都能接种上。”
上午8点,童明明穿上隔离服,戴上口罩,开始了当天的接种工作。
“您的名字叫什么?这是第几针?”按照“三查七对一验证”的工作要求,童明明向接种者确认信息后,从身旁的医用冷藏冰箱取出疫苗,电脑扫码、消毒、接种,动作连贯麻利,一分多钟就能完成一个人的接种。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12点30分,童明明和同事进行了短暂的交接,她用十分钟吃完了午饭。饭后,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接种工作中。
其实,童明明已经是防疫工作中的“熟手”。去年,童明明和同事们就曾投入到抗疫一线,不仅要对前来就诊的患者一一登记、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指导就诊、健康宣教,还要对预检中发现的发热病人或可疑暴露者进行消毒隔离、安全转运、追踪随访。
“这次我们有了疫苗,我们的责任是让更多居民受到疫苗的保护。”作为瑶海区人大代表,童明明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下午6点20分,童明明脱下手套、脚套、一次性隔离衣、防护服,结束了一天的接种工作。当日,她个人完成了300多剂次的疫苗接种。
“防护服基本一穿就是一天,一天得出好多汗。”由于每天重复地抬手落下几百遍,加上久坐,童明明晚上入睡时,腰部和胳膊经常隐隐作痛。
“我们辖区多是城中村,居民有57000多人,接种任务比较重,平均每天接种2000剂次以上。”七里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成启说,5月14日开始,社区服务中心增加了两个临时接种点。从5月18日起,七里站社区服务中心接种点将实行24小时接种服务,方便白天上班的群众。
像童明明这样的一线工作者,只是合肥市瑶海区众多基层工作人员的缩影。目前,瑶海区35个新冠疫苗接种点持续高效运转,截至5月18日,该区累计接种疫苗33.18万剂次,其中第一剂总接种量28.69万剂次。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新闻推荐
近日,全市首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平台——“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上线。群众有问题可以上传信息,小程序则会派单给相关...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