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贤飞本报通讯员 荣丽
废弃的洗脸盆被改成了燃气灶的2个配件,一个是供炒菜锅用的圆罩,一个是烧水专用罩,使用后可以使向外扩散的火焰收拢,提高了燃气燃烧的效率,既节约了能源也大大节省了时间。这是记者近日在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矿退休职工王桂民家见到的一幕,这一节约技巧,被淮北市妇联、经信委等6部门评为家庭节约“金点子”。
“在家庭节约小技巧征集推广活动中,我们征集到了节约小技巧1000多条,有50多条被评为节能‘金点子\’。”淮北市妇联负责人介绍,如今,低碳生活在淮北市已成为一种时尚。
在濉溪县运输公司的家属大院里,一棵大树亭亭如盖。“这树是谢建民家种的,今天夏季高温炎热,全靠这棵大树挡住骄阳,给附近几户人家带来清凉。特别是晚饭后,我们都坐在树下纳凉,省下了不少空调费。 ”邻居们七嘴八舌地夸赞着。为了节约用电,谢建民家中所有的灯具一律使用节能型的,夏天只用低瓦数的电风扇,冬天使用的是石英取暖器。记者在谢建民家的卫生间里,看到3个大塑料桶,这是日常循环用水的盛水器具。
而走进“全国低碳生活创新明星家庭”、淮北市杜集区朔里实验中学女教师胡艳家中,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情形:洗菜池的下水管接到一个大塑料桶里,淘米洗菜的水用来洗拖把、浇花、冲马桶;牛奶箱、饮料瓶、果皮等垃圾一律分类存放,便于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废弃的油壶经过一番处理后成了花盆,菜叶、瓜果皮等则成了盆栽植物的肥料……
据统计,2年来,淮北市评选表彰节能家庭600户,培植节能减排示范社区5个。最近,由该市妇联开展的“低碳家庭·时尚生活”变废为宝创意作品比赛,再次得到许多家庭的积极响应。“推行节能减排,倡导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简约生活方式,让环保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对资源型城市淮北来说尤其有意义。 ”淮北市妇联负责人说。
在过去的50多年里,淮北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煤炭资源,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面对城市资源加速枯竭的现状,淮北市加快了转型步伐。市妇联按照全国妇联等发起的“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的总体要求,从宣传教育入手,发起家庭节水倡议,通过发放环保购物布袋、举办“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知识竞赛、邀请家庭节约高手现场讲授等活动,将节能环保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同时,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家庭成员在参与中培养节能意识、掌握节能减排技能。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起,淮北市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每年划拨4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妇联开展家庭节能减排工作。该市妇联负责人表示,节能减排全民行动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作为妇联组织,将把家庭和社区作为节能减排重要阵地利用好,通过示范带动、上下联动、点面结合,把家庭节能减排工作持之以恒开展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丁贤飞 通讯员 郭爱芹)春运期间,部分客运车辆驾驶员受利益诱惑,与路面交警玩起了“捉迷藏”游戏。最近,濉溪县交管大队民警就查处了3辆“耍小聪明”的超员客车。1月26日上午,执勤民警...
濉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濉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