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 濉溪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北市 > 濉溪新闻 > 正文

“土地托管让俺省了心”

来源:安徽日报 2013-11-14 23:48   https://www.yybnet.net/

讲述人:濉溪县四铺镇洪南村农民 高彩凤

整 理:本报通讯员 郭伟伟 陈杰

说起种地,往年是俺最头痛的事。起早贪黑打药、施肥、除草、管理,一年到头不闲着。遇到旱涝天庄稼减产,算下来,十几亩地收入少掉几千块。最头痛的是农忙,在外地工作的丈夫不得不请假回家收种,为这得扣工资、扣奖金,来回车票再算上,一年下来,少说损失四五千。

眼下干旱无雨,小麦播下后难出苗。搁往年,又能愁白头。今年俺往托管中心打个电话,大半天人家就把地浇透了。看着绿油油的麦苗,俺得意地给孩子他爹打电话:“地里的事甭操心了,安心在外挣钱吧。 ”

这几年农村出去打工的多,村里像俺这样的留守妇女还真不少。每在一起拉呱,大家都叹种地难。 2010年,村干部牵头成立了个丰农土地托管服务中心。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两种方法随你选:一是无人耕种的土地流转出去,村民直接收租金。另一个是用中心的机械人力,有偿享受耕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浇灌、收割一条龙服务。

识文断字的俺仔细读了宣传材料,心里乐开了花,可当俺把这事在电话里跟俺那口子一说,他愣是不信:“哪有这样的好事,还是等等看再说吧。 ”家里的老人更不乐意了:“过去只有‘地主婆\’才不种地。 ”

当年秋收前,看到不少人都去托管中心签合同,俺前思后想,心一横,就自作主张签了9亩地的“一条龙服务”合同,为保险起见,另外的9亩地继续自己种。秋忙时,丈夫又紧赶着请假奔回家,得知俺“先斩后奏”,一个劲地叹气,俺就拽他去地里亲眼瞧一瞧。

先让他看看咋收割。托管中心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地里穿梭,到了地头把大豆倒进农用车,有专人直接给俺送到家,比俺自己运回家每亩便宜5元钱。再看看咋耕田,撒肥机施肥快又匀,犁地用的是大型旋耕机,深度20多公分,然后再用大型拖拉机镇压。这可比自家的小四轮耕地利索得多,往年自己联系旋耕机,撒化肥时大人小孩齐上阵的人力不算,每亩还收40元,现在只要35元。俺丈夫看后喜滋滋地去给家里的老人说叨:“省了心不说,一亩地还省不少钱呢。彩凤做得对,还是这样划算。 ”

前年开始,村里陆续有几千亩地都交给托管中心打理,俺们家也把18亩田“全托”了出去。自己一寸一寸打理的地,乍一丢开手心里还真有点不踏实,每到施肥、防虫、防病、浇灌、收割、耕种的时节,俺和其他村民一样全程“跟踪”看着人家干活。有一块离家较远的6亩田,因送小孩上学没及时到场看,老长时间心里犯嘀咕,总担心托管中心的工人少用药、少施肥。收麦时,那几亩没“跟踪到位”的庄稼长势喜人,亩产量过千斤,比哪年的收成都好,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

现如今,俺在家把精力全放在老人孩子身上,每到庄稼需要管理时,就直接给托管中心打个电话。俺大概算了笔账,一年每亩耕地省5元、两季播种省10元、化肥省10元、收割省10元、病虫害防治省10元、灌溉省10元,不算犁耕耙拉费人力,按每年每亩省55元算,18亩地就差不多能省上千块钱。丈夫安心在外,俺乐得清闲,几方面算下来,还是当“地主婆”合算。村里的老年人时常在一起念叨:“只听说过有托儿所养老院,如今这土地都能托给旁人管,真新鲜! ”

新闻推荐

·综治前沿·防控到位 百姓享平安

本报通讯员 袁世华本报记者 刘亚群凌晨,一名男子欲潜入濉溪县百善镇黄新庄村村民黄某家中盗窃。该男子刚翻墙入院,院子里就传出“气死贼”报警器急促的报警声,相邻几户家中的报警声也骤然响起。...

濉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濉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王彦同志逝世2014-02-05 23:09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土地托管让俺省了心”)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