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贤飞 方枫兰
如今,走进煤城淮北,道路两旁的垃圾没有了,昔日灰尘漫天飞的景象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路面,整洁的街道,绿色的街心公园。
淮北市结合 “三线三边”整治活动,抓亮化,抓绿化,抓美化,使煤城变得越来越精美。
清洁亮化每一处
“在城市整体环境上,我们的基础打得很牢。但还有不少细节问题有待破解。”淮北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三线三边”整治活动启动后,淮北市开展了环境问题大排查,摸底薄弱环节,确保不漏一处。针对排查到的问题,逐项建立台账,明确主要部位、主要问题、主要责任,启动相关改造工程,让每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变得明亮。
在公路、河湖沿线及省界、城市、景区周边和城市主干道,全部安装节能型路灯,方便居民夜间出行;清理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河道周边寄存垃圾,整治环境卫生死角,增设垃圾箱,保持干净有序、整洁优美的环境。
实施美化工程以及畅通工程。按照“规范有序、整齐划一”的要求对“三线三边”涉及的户外广告及店面牌匾进行清理,依法拆除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违章建筑,清理房屋立面的破旧搭建物,对建筑物外墙统一粉刷,解决马路市场问题,修复破损路面等。
濉溪县还将“矿区周边”纳入整治范畴,变“三线三边”为“三线四边”,把环境整治与城乡同治结合起来,掀起环境整治高潮,改善城乡面貌,提升群众环境卫生意识。
淮北市结合“三线三边”整治,县区联动文明创建,成效显著,连续多次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绿色提升生态美
城市不仅要干净,还要绿起来。淮北市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绿化原本是短板。正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淮北,力争让城市摆脱钢筋水泥的困扰,成为一片“绿色海洋”。
该市首先启动绿化排查,将河道、道路、荒山等绿化任务落实到市交通、水务、国土、林业、县区政府等单位。在铁路、公路、河湖沿线及省界、城市、景区周边等重要地段补植和增辟绿地,形成布局合理的绿化生态景观。根据城乡结合部的不同地域,选择种植不同的植物,培育特色绿化。目前,龙岱河绿化、荒山采石塘口立体绿化,省道绿化、东山绿化、泗许高速森林长廊建设等多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有特色”的总体要求,淮北市积极抓好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规划设计。 2014年,建成省级森林城市1个,并建设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森林村庄20个。
淮北市还制订了《2014年度城区东部山场绿化工作实施方案》,早行动、快部署,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完成城市周边荒山挖穴施工15922亩,完成道路森林长廊整地挖穴50公里,完成河道整地挖穴20公里,完成“三线三边”栽植1万亩。
据淮北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该市研究制定 《淮北市湿地总体规划》,采取政府投资、工矿企业出资和吸引社会资金等形式,开展东湖湿地公园和南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修复、绿化和管护各项工作。
志愿服务添干劲
“城市创建需要大家共同付出,美好环境靠共同呵护!”相山区三堤口办事处的志愿者李燕说,整治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李燕是淮北市相山区的一名志愿者,每月定期参加区里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近期,区里将志愿活动重点放在环境整治上,她乐此不疲。
确实,环境整治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为此,淮北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周五志愿服务日”制度,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绘制文化墙、印制宣传图画、悬挂标语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三线三边”治理工作,凝聚全民参与的精神动力。
相山区把每个月第一周周五下午确定为相山区“志愿服务日”,有计划地组织机关干部参与志愿服务。把每个月第二周周六下午确定为 “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定期活动日,在职党员准时参加社区党支部集中学习、集中志愿服务等活动。同时,该区四大班子负责人定期带队对“三线三边”环境进行督查。
淮北市先后组建了巡视督查、居民监督员、环卫保洁及志愿者四支队伍,建立“三线三边”治理志愿服务队126支,组织1.2万余名志愿者参与环境治理。同时依托文明单位QQ群、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就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宣传。
记者了解到,该市制定环境整治台账,采用一个问题一个编号,对摸排问题、治理效果进行前后对比。截至目前,全市开展边线环境治理活动80次,治理边线总长180多公里,清理各类垃圾3.8万多吨。
新闻推荐
5月5日,濉溪县韩村镇盛世果蔬专业合作社菜农喜摘黄瓜。今年以来,濉溪县韩村镇加大支农、扶农力度,全镇涌现出种养大户132家,家庭农场26家,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种养收入已占农民总收入的30%。 本报通讯...
濉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濉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