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贤飞本报通讯员 陈若奎
濉溪县百善镇张庄村集群众智慧,变取土坑为乐园,一时间在当地成为佳话。
傍晚时分,老老少少或在林阴道上散步,或在广场上跳舞……人们或许不会想到,在濉溪县百善镇张庄村,这片如今被当地村民称为“农民乐园”的地方,曾经是修泗许高速公路的取土坑。
2010年,泗许高速公路兴建时,在道路一侧的张庄村征用了162亩地用来取土。 2012年道路建成后,偌大的取土坑凸凹不平,养鱼吧,水浅了;种庄稼吧,废坑显然难有什么产出。此外,取土坑地处村南,也影响村庄的整体环境。
“这么大的坑塘,荒废了实在可惜。高速建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该怎么处理。 ”张庄村党总支书记陈文说。老少爷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村里缺乏一个休闲的去处,何不对这个废坑加以利用,建为村民的娱乐中心呢?
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村里确定了这个民生项目,并在镇民生办的帮助下,争取到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加上向社会筹集到的一部分资金,这个项目于2013年上半年开始实施。
张庄村针对废坑状况和村民健身娱乐的实际需求,把凸凹不平、深浅不一的坑底深挖至7米,整治出了2口鱼塘。鱼塘四周栽植了垂柳,修铺了彩色水泥砖人行道,修筑了钓鱼台。深挖出的泥土则复垦出一个面积20亩、高几十米的土山,在山上栽植了桃、杏、石榴等果树,边坡栽植了松柏等常青树,在坡底了栽植桂花、紫薇等风景树。为方便村民,还修建了560米长通往乐园的水泥路,安装了75盏太阳能路灯。
取土坑成了乐园,把大坑周围三个自然庄的村民乐坏了!入夏以来,当地村民到这里散步、垂钓、跳舞健身的络绎不绝。
“这儿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乐园\’,没什么事的时候,我就和老伴到这来溜达溜达! ”65岁的程知永老人说。
新闻推荐
濉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成功申报与柳孜运河遗址相关的品牌商标20件,为叫响大运河遗址名片,打造柳孜运河旅游品牌奠定扎实基础。去年6月,地处濉溪的柳孜运河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濉溪县市场监...
濉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濉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