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 濉溪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北市 > 濉溪新闻 > 正文

淮北市实施“四个三”战略描绘现代农业发展美好蓝图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8-27 21:2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描绘现代农业发展美好蓝图

近年来,淮北市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持续实施打造现代食品工业高地战略,构筑发展平台,推进链条延伸,优化服务配套,多措并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持续快速发展。 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437.1亿元,同比增加24.8%;今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297.2亿元,同比增加22.7%,增幅居全省前列。

一、“三化并进”——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通过重点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环节,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是推动农业基地化。坚持把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建设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市累计流转土地50万亩,发展家庭农场395家,已建成15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30万亩优质果蔬、150万头优质猪、100万只山羊、3000万只禽等八大优势规模基地。全市小麦生产实现“十一连丰”的同时,亩均产量首次突破千斤大关,实现小麦单产千斤市创建目标。二是推动农业标准化。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濉溪小麦、大豆以及杜集葡萄等6个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15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20万亩无公害种植基地、4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三是推动农业组织化。目前,全市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组织1100多家,带动25万农户,发展订单种植面积140万亩、订单养殖520万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4096元增加到 2013年的8240元。

二、“三轮驱动”——集聚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素。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助力器,促进城乡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生产生活要素加速集聚、优化组合。一是搭建项目平台。围绕淮北农副产品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着力加强食品工业项目库建设,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大食品企业入驻。近5年来,全市建成农业产业化项目100余个,投资总额147.6亿元。二是搭建园区平台。规划建设了凤凰山、宝迪、百善、口子“一主三辅”四大食品工业园。其中,作为全省第一家食品工业开发区的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吸纳周边农民就地就业2万余人。园区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周边小城镇吸纳人口、集聚产业能力,催生建成了临涣、百善、渠沟等一批工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的新型小城镇。三是搭建会展平台。坚持把会展经济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积极组织参加合肥、上海等地及全国性各类农展。近两年该市通过展会签订投资合作项目达97个,投资总额达224.51亿元。此外,该市从2012年起连续举办三届“中国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吸引国内外参展企业3000家,参展、观展客商近200万人次,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三位一体”——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集群。积极放大农业产业化融合一、二、三产的纽带传递效应,主动向上向下延伸产业链条,推动集群发展。一是“点”上突破。坚持龙头带动,积极对接和引进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培育一批成长好、潜力大的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97家。二是“线”上延伸。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产业链条从单一向多元拓展,企业发展由分散向集聚、规模化推进。目前,全市已形成年加工500万头猪、1.3亿只鸡鸭、500万吨粮食、20万吨饮料酒的生产能力,产品品种增加至近500个。三是“面”上拓展。以产业链接促集群发展,引导相关、相近、衔接配套企业适度集中,努力形成一业旺带动多业兴的良好局面。全市已初步形成饮料酒、面粉、饲料、禽类、肉猪加工5大食品加工业集群;配套华济塑模、天瑞科技等10余家食品包装企业;建成百路和振淮粮食物流体系,宝迪、雨润和唐人神冷链物流体系,真棒特和赛尔果蔬物流体系。

四、“三策齐施”——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注重品牌培育,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由粗放生产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一是构建“大一统”的组织保障。坚持市级干部抓产业、县级干部帮企业,成立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10余个政策文件,实施“四项奖补”政策,每年投入5000万元以上,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政府公务网、农业网等媒体资源为依托,建立覆盖城乡的信息平台;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金融服务,2009年以来,共为企业融资近百亿元。二是实施“大链条”的技术创新。加强与农业部、中科院等部门的高端对接,推进与中农大、安农大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已建立研发机构30余个,发明专利授权量48件;8家企业建立省级企业技术认定中心,宝迪公司技术中心被列为国家农产品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宝光化学法合成16—DPA、宝迪猪血系列加工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三是营造“大声势”的品牌宣传。制定名牌培育中长期计划,出台名牌战略奖励意见,积极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名牌数量快速膨胀,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26个农产品获得安徽省名牌产品,32个产品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涌现出“神华肉食”“鲁王面粉”“幸运方便面”等一批省名牌产品,“口子窖”荣膺“中华老字号”和“中国驰名商标”。

2014年,在快速增长的食品工业为主的投资产能释放带动下,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将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优化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配置,着力提升四大食品园区功能,积极引导行业、区域以及对外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品牌培育力度,举全市之力推动淮北市农业产业化的快速腾飞。

相山区依托食品工业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航母

近年来,相山区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把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作为主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营造环境和强化服务等措施,引导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13年,相山区农业龙头企业已达6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22家,区级31家。全区现有农产品年加工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2家,亿元以上的企业8家。

二、生产基地高效发展,农业园区已具雏形。 2010年,相山区启动建设凤凰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出台了“一线两翼”区域规划、“1336”产业规划,“九千一万”基地建设规划和“六凤兴农”发展战略。2012年、2013年分别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淮北市渠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安徽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推动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已流转土地2.1万亩,真棒特、中捷、安徽大昌、四季、泓农等入驻农业企业20余家,形成了六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食品园区强势崛起。辖区内的安徽淮北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是全省首家省级食品专业经济开发区。先后被授予“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安徽省谷物食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

园区现有食品加工及配套项目152家。 2013年开发区食品工业产值突破160亿元。食品加工产业已成为相山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淮北市 “推进城市转型、打造精致淮北”的重要平台。

四、品牌创建卓有成效,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全区龙头企业中建立科技研发机构16个,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个,高新技术产品11个,绿色食品认证4个,拥有著名商标23个。同时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知名品牌,如“相山牌”蔬菜、“浩大淀粉”和“曦强乳业”等。

烈山区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烈山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强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园区示范引领发展。培育壮大远创农业、瑞隆果蔬、宝迪禽业等种植、养殖基地,推行设施化栽培、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辐射带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以古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塔山石榴示范园、和村苹果示范园、黄营灵枣示范园为依托,发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构建“北果南菜”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综合改革推动发展。按方案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大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林业管护合作社建设,以改革为发展添动力。

产业化带动发展。一是龙头企业逐步壮大。目前该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二是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连续两年全区小麦单产突破千斤;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高效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石榴种植面积发展到8.6万亩;生猪产业加速发展,生猪产业化养殖率达到93%以上,年饲养优质生猪突破50万头。三是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培育发展规范的新型经营主体200余家。在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下,该区农村经济呈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打造品牌促进发展。全力打造的“朗朗好心人”品牌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佳宝、顺发等生猪品牌,榴园村“塔仙”石榴、黄营村“郁翠林”灵枣、和村“和兴绿丰”苹果等一批名特优农产品深受市内外和省内外城市居民喜爱。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万亩、有机食品基地1000亩、绿色食品基地100亩,发展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1个。

休闲农业拓发展。依托塔山明清石榴园、万亩石榴基地、龙脊山风景区、和村万亩果园基地和老猫洞生态园等旅游景点大力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建设,打造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带,拓展农业发展潜力。

濉溪县做活产业化文章加快农业强县富民进程

近年来,濉溪县认真组织实施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6家,其中省级14家、市级52家,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我县投资发展。全县已形成了百善食品工业园、乾隆湖工业园、口子工业园三个农产品加工聚集区,百路物流、中瑞市场已成为皖北地区两个较大的农副产品物流集散地。

二、食品产业集聚发展。一是百善食品工业园,涵盖面粉加工、黑糯玉米加工、油脂加工、肉食加工等类别,初显食品工业集聚效能,2013年产值突破50亿元。二是食品企业品牌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华奥、浩强食用菌产品全部供沪,雨润分割鸡全部销往长三角地区,口子酒誉满华夏,产品外向度逐年提高。幸运方便面大众品牌在国内市场已占有相当份额。三是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业占比持续上升。 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8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份额27.2%;产值156.8亿元,较上年增长25.95%。

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优质专用小麦基地达到180万亩,高蛋白大豆基地70万亩,玉米基地90万亩,露地蔬菜面积5.8万亩,设施蔬菜面积已达2.5万亩。饲养小区(场)发展到330个。

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526家,会员3.2万人,联结农户9.8万户。据不完全统计,合作组织总资产已超过3亿元,近两年累计销售农产品总量33万多吨,为会员代购农资总量2万多吨,培训会员近2万人次。

五、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全县拥有年发运量200万吨百路物流和年交易额27亿元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两个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配备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投资300万元建设的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也已投入使用。此外,全县3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已通过国家绿办认定。

杜集区五措并举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近几年,在杜集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围绕“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一战略思想,多措并举,全区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跨越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农业产业化企业18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4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06家,省级示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家;家庭农场36家;认定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5家。

一、转变服务观念,创造产业化快速发展氛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合力。

二、建立规模基地,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该区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现状,建立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和种植小区,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联为一体。目前,全区已初步建成以双楼蔬菜基地、红硕园艺蔬菜基地、沈集湖蔬菜基地等1000亩三大设施蔬菜基地,杭淮绿苑公司年出栏300万只肉鸭基地,金水养殖有限公司千亩精养塘水产基地等。

三、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区龙头企业资金总额达21.4亿元,带动农民增收0.87亿元。一是实施名牌战略,扶持创优品牌。全区共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企业12个,无公害农产品6家、绿色食品1家、有机食品1家。二是金融信贷支持,扩大生产规模。在区政府和金融部门的支持下,安徽省冉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贷款贴息资金补助,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基地,提高带动农户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民经纪人。目前,全区已有农民经纪人总数384人,年经营额5200万元。另外,双楼蔬菜基地、红硕蔬菜基地、沈集湖蔬菜基地积极与超市对接,实行“订单”农业,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五、推进“信息入乡”工程实施,做好农业信息服务。为做好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工作,杜集区重视加强县、乡、村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目前,形成了区有农网中心,乡镇建有信息服务站,村有信息员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蒙村特色种植富农家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淮北平原,记者走进濉溪县蒙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路灯,连片的苗圃和果园,好一派田园风光!作为濉溪县首个采取旧村改造的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蒙村充分借鉴各地美...

濉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濉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村民吃上自来水2015-02-02 17:59
猜你喜欢:
评论:(淮北市实施“四个三”战略描绘现代农业发展美好蓝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