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贤飞
“要说我们这儿的环境,这一年来变化可真大! ”9月15日,记者来到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桥头村采访时,村民李文金说。
桥头村的平楼自然庄,因靠近市区、临近矿区,人口流动量较大,生活垃圾原来随处可见。“群众反映非常强烈。了解到这个问题后,我们随即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桥头村党总支书记朱亚峰说,在村里党员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一个星期不到,村里的垃圾就“大搬家”了。
记者在平楼自然庄采访发现,不仅村庄内常年积累的大量垃圾“搬”没了,村里的道路也变得畅通了。过去,这个村有5个荒弃的坑塘,如今也变成了村民们休闲的好去处。村庄内的旱厕也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两座崭新的水冲公厕。
据相山区渠沟镇党委负责人介绍,2014年年初,针对辖区内村庄“柴草堆、粪堆、土堆、陈积垃圾堆”杂乱无序、乱堆乱放、随意倾倒等顽疾,该镇启动实施了“四大堆”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全镇12个行政村84个自然庄共清理垃圾3万吨,移除乱堆放乱搭建8万多处。
“相山区、渠沟镇和各村的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征求意见活动50余场次,为‘三线三边\’治理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相山区区委书记钱界殊说。
经过整治,原本“脏乱差”的村庄发生改变,但如何由突击整治变为常态保持,是个难题。相山区渠沟镇启动了农村环卫体制改革。今年3月20日,渠沟镇与山东一家环卫公司签订环境卫生全域委托管理协议,实行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了这家环卫公司的副经理黄玉瑞。据黄玉瑞介绍,除了配备必要的环卫设施设备外,公司把12个行政村84个自然庄划片分区,形成若干网格,每名保洁员对应承担固定网格环卫保洁工作。由区域经理对保洁员职责落实进行抽查,片区经理则进行不定时督查,管理员每日2次巡查,确保了环卫保洁镇域全覆盖。
濉溪县、杜集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也陆续展开。淮北市文明办负责人说,该市以整治“脏乱差”为主要内容,按照城乡同治、边线并举、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建立了高位推进机制、任务分解机制、问题导向机制、市场化运作机制等四项机制,着力打造立体式治理新体系,进一步推进“三线三边”治理,破解了一系列环境难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丁贤飞 通讯员 董标)今年以来,濉溪县把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8所计划内乡镇公办幼儿园均已建成,许多农村学龄前儿童从中受益,实现了就地就近入园。据介绍,该县...
濉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濉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