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自2011年实施 “小老板培育工程”以来,一大批创业者逐步走上致富路,这一工程也因此成为该县创业富民的一大品牌——
■ 本报记者 丁贤飞
近日,在濉溪县“小老板培育工程工作总结暨再动员大会”上,公布的一串数字令人振奋——自2011年以来,全县新增私营企业1812家、个体工商户16832户,新建各类创业园13个、村级创业点22个、创业专业市场1个。
“小老板培育工程已成为濉溪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县县委书记李加玉自豪地介绍。
创业热潮 奏响幸福旋律
郭林,濉溪县四铺镇大曹村的村民,曾在江苏一家鞋厂打工,从工人做起,一直干到了厂长,和妻子的工资加起来,一年近20万元。 2012年,郭林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留在家乡创业。 “家乡鼓励我们创业,给了很多好政策,我们当然要留下来。”郭林说。如今,郭林的鞋厂带动了当地300多村民就业。“每个月工资有两三千元,还能照顾家。 ”在厂里做工的村民薛容说。
在濉溪这片热土上,越来越多的人同郭林一样,选择了创业这条艰辛却承载着无限梦想的道路。
围绕实施“小老板培育工程”,濉溪县先后出台了 《小老板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小老板培育工程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还组织开展了以 “激发创业活力、发展濉溪经济”为主题的创业大赛,树立创业典型,培育创业带头人,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创业实践中来。
该县着力营造舆论氛围,举办“小老板培育工程”创业报告团巡回演讲活动,组织创业成功人士、专家、有关部门业务人员到11个镇、开发区巡回宣讲;并开展创业富民宣传周活动,利用大篷车和广播在全县各镇主要集市和街道上宣传创业文化、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农民工创业园等优惠政策,传播创业知识,鼓励全民创业。此外,多次举办小老板培育大讲堂,开展创业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主管创业工作的领导解读小老板创业的有关政策。
创业难题 不遗余力破解
“自开展小老板培育工程以来,我镇已有312个创业者获得无息贷款支持,贷款总额达6000万元。 ”濉溪县南坪镇党委书记刘金光介绍。
资金是制约创业的主要障碍。县长赵德志介绍,近年来县里从财政预算中多次安排小老板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引导小老板培育工作,同时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各项扶持资金落实到位。同时加大融资担保资金投入,做实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县财政注入2600万元创业小额贷款担保资金,为小老板申请贷款提供担保;并简化贷款程序,推进“整贷直发”模式。县财政部门还将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存入银行,自动提供相应担保,并为贷款人支付利息。
为了确保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及时发放,该县建立融资绿色通道,实行限时办结制;放宽创业市场准入,对进入行业和领域、注册资本、经营场所限制放宽标准;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并免收管理、登记和证照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为了推进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该县建立并完善小老板培育工作考核体系,将各项指标列入各镇、各部门工作考核范围,实行月报告、季督查、年考核制度,严格兑现奖惩。
创业平台 激发发展活力
近年来,濉溪县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创业服务平台,县里成立了创业服务指导中心,11个镇、2个园区成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并在213个行政村和25个社区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
县人社局局长崔海波介绍,在创业园建设中,他们依托工业集中区新建和利用闲置的镇办公楼、学校教学楼、废旧厂房等改建农民工创业园12个、城市创业园1个,解决了创业“场地难”的问题。目前共入驻小老板创办企业39家,带动周边1993人实现就近就业。 13个创业园中,有5个是省级农民工创业园。
南坪镇采取镇财政补贴、争取上级资金等方法筹措资金180万元,改建农民工创业园,吸纳小微企业进园创业,增强了园区的孵化能力。目前,该园区已入驻东方制衣厂、无纺制品有限公司和远方电子厂等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成为省级农民工创业园。
创业计划 再育万名老板
李加玉告诉记者,该县2015年启动了新一轮“小老板培育三年计划”,以促使更多的群众就业创业。“重点是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各类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具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居民创业政策扶持力度。 ”其主要目标是:三年新培育小老板1万人,培育创业典型300人,新增发放小额贷款3亿元,开展各类创业培训5000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0万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30亿元。
在新一轮培育计划中,该县除了大力扶持初始创业,还积极鼓励二次创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工程,鼓励支持已有一定成果的创业者提升层次、加快步伐,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濉溪县财政每年将按照不少于10元/人的标准安排创业专项扶持资金1100万元,各镇(园区)财政每年将按不少于5元/人的标准设立小老板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引导小老板培育工作。此外,整合培训资源,充实培训力量,针对村干部、大学生、退伍军人、失地农民、返乡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组织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创办企业培训、创业模拟实训和电子商务等不同形式的创业培训,着力提升创业能力,并着力破解上一轮创业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记者手记】
今年全国两会,“创客”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面对社会投资和创业创新的热情、创业者群体的多元化,各级政府应该在政策、措施、体制创新上多下功夫,为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扬帆远航送上强劲东风。濉溪县一制衣厂带动近百人就业。小老板正在签创业贷款合同。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丁贤飞 通讯员 王松林)记者日前从淮北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该市新增库外农村公路危桥改造20座,定于6月份开工建设。2011年以来,淮北市共改造72座危桥,投资1095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建设...
濉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濉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