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 濉溪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北市 > 濉溪新闻 > 正文

她高考完就去打工但第一笔学费至今还没有凑齐

来源:江淮晨报 2015-08-21 17:55   https://www.yybnet.net/

晨报讯 6月9日,高考刚结束,19岁的张丽就跟着村里的姐姐启程,到南京一家电子器材厂打工。一个多月后她带回家3000多元。8月20日,记者采访获悉,这笔钱对于家住濉溪县韩村镇的张丽家来说,是笔非常难得的资金。父母双亡的张丽,今年考上了渤海大学,但是年迈的爷爷奶奶难以照顾她和妹妹,至今第一笔学费还没有凑齐。

高中3年,她靠吃馒头蘸酱度过

张丽6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妹妹尚在襁褓中。童年,在穷困潦倒中度过。记忆犹新的,是忙碌的奶奶会偶尔将自己蓬散的头发编成小辫。挨到上学,父亲用粗糙的双手摩挲着她的脑袋,“好好念书,你就还有走出村子的可能,不用再在地里刨食。”

爷爷奶奶和不会说话的大爷捡拾来的旧本子,都会当宝贝一样送给张丽做草稿本,因为家里没有闲钱,每一样学习用具,她都用得很仔细,很小心。

祸不单行,2012年秋,父亲猝然去世。以捡拾破烂为生的爷爷奶奶和聋哑的大爷收留了姐妹俩,日子得以继续。

好不容易慢慢长大,高中三年以来,张丽将生活费降到最低,每天尽量不吃菜,只吃奶奶做的馒头蘸酱,就着白开水,就能对付一天。高一时,几乎每天晚自习时,正在长身体的她肚子总是会“咕咕”抗议。回到寝室,她就冲点大酱水,慢慢咽下,缓冲胃的饥渴,然后继续学习。

偶尔想要放弃,最终坚持了下来

当张丽读高中时,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她告诉记者,爷爷奶奶太苦了,不如辍学出去打工,挣钱供妹妹读书。但是每一次有这种想法涌上心头时,她总是会告诉自己“你跟其他女孩不一样,你是家人的精神支柱,你学习那么好,为什么要放弃?”

就这样,为了辅导妹妹学习以及照顾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每周六,她会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回家。除了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要给妹妹辅导作业。当地村干告诉记者,张丽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的电器是一台小小的电风扇,村里也已经尽力帮助了这个家庭。

张丽说,每向前走一步,都感觉生活好艰难。不过现在好了,高考放榜后,她以587分的成绩,被渤海大学历史学(师范)专业录取。

打工赚学费,但仍为学费困扰

一路走来,张丽说,从初中到高中她都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很感谢他们。老师们给了她温暖和鼓励,所以她高考填志愿时选择了师范专业,张丽说她要做个好老师,去爱每一个学生。

不过,张丽考上大学,80岁的爷爷张明德和73岁的奶奶郑化荣沉重大于开心。在他们的心目中,学费是个重担。而且学校在辽宁,太远了。除了学费,今后往返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在高考完的次日,张丽就和同村的姐姐一起,来到南京一家电子厂打工,一个多月赚了3000多元。此外她还申请了助学贷款,“希望能够尽快批复下来,给家里暂缓一些压力。”张丽说。

“来日并不方长,我会坚持拥抱梦想。”张丽告诉记者,生活已经非常艰难,她会用自己的笑容,回馈整个社会。

如果有好心人愿意帮助这个坚强的姑娘,让她不再为生活费或学费困扰,请拨打江淮热线:0551-62636263,让这个姑娘把笑容继续传递下去。

晨报记者 王刚 实习生 邓丽

新闻推荐

镜头穿越硝烟影像绘就史诗

——张崇岫印象

濉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濉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她高考完就去打工但第一笔学费至今还没有凑齐)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