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指望着卖掉10亩西瓜,给孩子凑治病钱,可现在西瓜卖不掉。”昨天,淮北濉溪县铁佛镇居民刘冠军告诉记者,16岁女儿刘蓓蓓前不久被查出患上白血病,一家人陷入困境。因无暇顾及加上销路不畅,10亩西瓜慢慢烂在地里。眼下,蓓蓓与弟弟骨髓配型成功,手术费要接近60万,这愁坏了一家人。
花季少女查出白血病
刘蓓蓓今年16岁,开学就要上高二了。她一直梦想着能考取一所好大学。然而上个月底,她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7月中旬时,孩子身上有一些瘀青。开始没注意,以为她是不小心撞伤的。后来,这些瘀斑不仅没消,反而越来越多,还经常流鼻血。”身为当地卫生室一名医生,刘冠军意识到不对劲,带着女儿去医院检查。7月28日,蓓蓓前往淮北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由微小病菌感染骨髓引发,疑似白血病,但没有确诊。
8月8日,蓓蓓又前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等待结果的那段时间里,刘冠军多么希望之前的诊断是错的。然而,看到诊断书那一刻,刘冠军失声痛哭:刘蓓蓓确诊为白血病。
配型成功却没钱治病
刘冠军知道白血病对女儿意味着什么。不光难治疗,巨额费用也不是他们这样的家庭能承受的。很快,每天近万元的花费耗尽了他们所有的积蓄。
目前,蓓蓓正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隔离病房,每天光医药费用就要上万元。不过,让刘冠军欣慰的是,前几天蓓蓓的弟弟与她骨髓配型成功。
“现在配型成功了,但还要对儿子进行全面检查。如果资金充足,最快5天后就能进行手术,但是……”刘冠军哽咽着说,他们已经到了无钱可用的地步。“要完成最后的骨髓移植手术,至少还需要60万。”刘冠军说,得知蓓蓓病情后,亲友们纷纷解囊相助,但这对手术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十亩西瓜找不到销路
蓓蓓的爷爷刘俊博告诉记者,在蓓蓓确诊为白血病后,他本指望着卖掉家里10亩西瓜,筹些治病钱。可眼下全家人都忙着照顾蓓蓓,西瓜又找不到销路,只得慢慢烂掉。
“再这么下去,西瓜都得烂在田里。卖瓜治病快要泡汤了。”刘俊博一脸愁容。让他感动的是,这些天来,经常有好心人上门买西瓜,不管买多少,都丢下一百块钱。“我们一家非常感谢这些好心人,但这只是散客,还有大量西瓜在地里。”刘俊博说,左邻右舍得知蓓蓓病情后,在卖瓜时也经常捎带着帮他卖些,“卖一点是一点,总比烂在地里强。”
王昊 本报记者 徐文兵
通过视频,蔡欢欢抱着小女儿,看到了病房里的儿子和丈夫。
二宝患上白血病
她生三宝来救命
孩子身患白血病,他们不离不弃,倾尽所有。
蚌埠年轻妈妈蔡欢欢生下三宝,希望用她脐带血挽救二宝的命。怎料脐带血量不够,希望一度变成绝望。幸得好心人相助,免费提供配型成功的脐带血。最终,二宝手术成功。
淮北16岁女孩刘蓓蓓突患白血病,好在和弟弟骨髓配型成功。然而,巨额医疗费成了拦路虎。家人已倾尽所有,本指望卖掉十亩西瓜凑点钱,却遭遇滞销。众多好心人上门买瓜,不管多少,总是丢下百元。
为救白血病孩子,妈妈再孕生宝宝,希望用新生儿的脐带血救命。这种电视剧情节就发生在蚌埠年轻妈妈蔡欢欢身上。“二宝子杰1岁时被查出得了白血病。我们想用三宝脐带血来救他。”让蔡欢欢想不到的是,三宝脐带血量不够,奶粉钱又断了,而二宝仍在病房里治疗。
生孩子取脐带血救儿
昨天下午4点,在合肥红星路上一家庭旅馆四楼,记者见到了蔡欢欢和她两个女儿。厨房高压锅不时地发出“嗞嗞”的声音。30岁的蔡欢欢一手抱着出生才三个月的小女儿,一手熟练地冲奶粉。读一年级的大女儿正趴在桌子上写字。
“婆婆残疾,不能帮我带孩子,大的、小的都在这了。”蔡欢欢趁着小女儿喝奶粉,匆匆吃几口桌子上的剩菜和剩饭,这是她昨天吃的第一顿饭。“光想着去医院送饭,自己忙忘了吃,也不觉得饿。”蔡欢欢说,她原本没打算生三宝,可为了救二宝子杰的命,只得再孕。
原来,去年4月,二宝子杰不断出现低烧。转了几个医院,最终被确诊为白血病。当地医生建议,夫妻俩再生一个孩子,用脐带血来救子杰,排异反应较小。于是,去年8月,蔡欢欢怀孕了,小子杰也开始接受化疗。
家人曾劝她放弃病儿
为了多挣点钱治病,丈夫外出打工,蔡欢欢挺着大肚子在医院照顾小子杰。今年5月16日,三宝生了,可由于蔡欢欢怀孕期间过于劳累,新生儿体重只有5斤,脐带血量不够。小子杰只得另寻脐带血。
就在蔡欢欢全家一筹莫展时,浙江脐血库有一例脐带血与小子杰配型成功。“他们知道我家很穷,没收一分钱就给我们提供了脐带血。”蔡欢欢说,她不知道脐带血主人是谁,但心里一直感谢着对方。
7月30日,小子杰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随后进入无菌舱。就在当天,医生通知蔡欢欢准备12万元。由于子杰年龄小,医生最后同意爸爸进去陪护。无菌舱内不能放陪护床,爸爸只能每天等儿子熟睡后,再回租房处休息。“有时孩子夜里哭醒了,护士就打电话来,他爸经常夜里两三点又得回病房。”蔡欢欢也想去看看儿子,可还得留在外面做饭,照看两个女儿。
儿子手术成功后,蔡欢欢回老家问亲戚们借钱,有的婉言拒绝,有的劝她放弃。“我跑了几天,只借到3万多,就连孩子爷爷、奶奶都劝我放弃。”
希望好心人伸出援手
下午5点,是家属给病人送饭的时间。蔡欢欢把三宝交给大女儿梦蝶,转身去厨房把高压锅装进无纺布袋子里。梦蝶把妹妹放在腿上,用一只胳膊搂着,继续趴在桌子上写字。
“锅里是稀饭,要压20分钟,带到无菌病房才能打开。”蔡欢欢胳膊上有多处烫伤,她顾不上这些,麻利地抱起小女儿,拎着高压锅下了楼。
在视频室内,蔡欢欢看到了儿子和丈夫。小子杰不停地喊着“姐姐,妹妹”。蔡欢欢抱起小女儿,让儿子和丈夫通过视频看看。“小女儿现在每月要吃4桶奶粉,还有尿不湿,经济负担很重。”蔡欢欢希望好心人能帮帮孩子们。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2000。
本报星级记者 郭娟娟/文 刘玉才/图
新闻推荐
——张崇岫印象
濉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濉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