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丁贤飞 通讯员 余德义 董标)今年以来,濉溪县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抓紧抓好;突出四项改革,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水平,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改革发放方式,该县将以往的现金发放改为打卡发放,补偿款直接打入个人粮食补贴存折,有效规避利用假发票、假病历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现象。改革报补方式,参合患者全部使用二代身份证就诊报销,全面替代IC卡,实现合作医疗住院病人实名制;通过缩短患者入院登记时间,简化就诊报销程序,提高审核效率,有效防止冒名顶替等现象的发生。改革付费制度,该县扩大按病种付费定点医疗机构实施范围和病种,细化按病种付费标准,县、乡两级医院合计确定69个病种;合作医疗基金对按病种付费的病种实行定额包干,患者按照疾病定额标准的自付比例(15%—25%)预交住院费用。改革补偿政策,调整补偿方案,提高报销比例,参合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报销比例由去年的88%、80%,分别提高到今年的90%、85%。
据介绍,截至9月底,该县参合率达100%,1月至9月全县合作医疗受益156.36万多人次,各项指标均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闻推荐
讲述:濉溪县刘桥镇前吕楼村民 刘啊珍整理:本报记者 丁贤飞来我们小区看看,你是不是有些诧异?你也许会感叹:这不就是城里的住宅小区吗?没看出有什么差别呀!是的,没错。现在我们住的这地方叫永和小区,...
濉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濉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