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 濉溪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北市 > 濉溪新闻 > 正文

基层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3-28 14:58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淮北市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引擎,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和带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了“四季榴园”、“长寿南山”等一批再现皖北记忆、彰显淮北特色的美丽乡村。一、获取认同感,着力推动“小盆景”向“大风景”的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群众认可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通过宣传引导、民意引领、典型引路,着力增强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同感,并将其转化为理解、支持和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行动,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从单个盆景向全域美景的转变。一是突出宣传引导。以村党支部为依托,成立党员宣传先锋队、大学生村官志愿宣讲团,通过发放《致全体村民一封信》,采用宣传栏、小品、歌谣等群众喜闻乐见、图文并茂形式,把美丽乡村建设从意义上讲透、内容上讲清、情理上讲明,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入脑入心;组织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考察,实地亲身感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三年来,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百万余人次。二是突出民意引领。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确立,还是村庄规划编制、工程项目实施、村庄长效管理等重大事项,村两委成员都深入征求群众意见,切实做到群众的事情自己说了算、群众的事情自己办。立足淮北煤炭资源型城市特点,顺应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和村庄自然基础条件,鼓励引导群众采取适宜本村的建设方式,科学建设美丽乡村,全市形成了“采煤沉陷搬迁、集镇改造开发、建设征地搬迁、空心村整治、并村自建、旧村整治”六种建设模式。三是突出典型引路。按照“示范带动、分批推进”的原则,首批选择了20个基础条件好、群众建设意愿强的试点村庄先行打造,在点上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开,目前全市已先后分3批打造了5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每年市里组织召开交流观摩会,感受建设成果,学习典型经验,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广大党员干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身作则、干在前面,以实际行动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农民群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处,实现了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动手干”的颠覆性转变。

二、提升幸福感,着力实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坚持内外兼修,在打造“外在美”、提高颜值的同时,注重修炼“内在美”、提升气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切实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优美村庄环境。优美的村庄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直观体现。结合“三线三边”治理,村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危房改造、村庄绿化亮化,探索建立“村收集、镇运转、县(区)处理”的农村卫生管护长效机制。三年来,全市改造农村危房5000余户,拆除乱搭乱建10余万平方米,清理垃圾近20万吨,农村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烈山区榴园村“四季榴园”景区成功获评全国4A级景区;濉溪县蒙村、相山区郭王村上榜2015年度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二是富美群众生活。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紧紧围绕“强村富民”这一目标,通过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积极打造“党组织+合作社+党员”致富共同体,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工程,农村特色主导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村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烈山区榴园村依托秀美乡村风光,每年举办石榴文化旅游节,带动了石榴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2015年石榴文化旅游节期间,该村实现了农民户均收入1万元。目前,全市美丽乡村中心村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80家,家庭农场110家,5万名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之中,中心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三是和美乡风文明。文明和谐乡风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更高目标。坚持把文明乡风培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级组织发动村民研究制定村规民约,广大党员干部踊跃参与文明村镇、村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和 “新乡贤”、“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比活动,积极争当遵纪守法的模范,以文明行为教育引导农民除陋习、树新风,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群众的追求。探索建立了村干部集中办公、群众“说事室”、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等美丽乡村服务模式,全力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了乡村文明和谐。杜集区石台镇、烈山区榴园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三、增强归属感,着力筑牢“抓当前”与“管长远”的根基。

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突出抓好“强班子、促民主、建制度”三项重点工作,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不断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不断提升,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建强村级班子。坚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建立美丽乡村建设组织领导机制,做到“一本规划对接、一份签字承诺、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主抓、一套机制推进”;持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连续两年整顿4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以 “三有三带”为目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使其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心骨”。二是扩大民主管理。坚持把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动村级民主管理创新,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听证制度,做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事情群众提、群众议、群众监督,村级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杜集区积极推行开放式村部和开放式常委会,在美丽乡村建设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制定时,全面倾听群众意见,赢得了群众支持,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复制和推广。近年来,全市各村听证美丽乡村建设重大事务2000件,落实听证内容1800多条(件),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度建设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性保障。紧紧围绕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制度根基,建立农村人才发展政策机制,致富带头人成为农村人才发展的重点;建立以农民筹资投劳为主、整合项目资金为辅、财政奖补激励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累计筹集各类社会资金5亿元;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把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明创建考核结合起来,制定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形成了月通报、季调度、半年考核、年终评比的考核奖惩体系;建立村干部收入报酬定期增长机制,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年报酬逐年提高,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基层党建的引领带动下,淮北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斐然,烈山区获批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区,榴园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村民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福祉越来越多,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正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行动。

点赞美丽乡村

淮北市烈山区榴园村村民刘建设:

我们村以前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下雨天都出不了门。但这几年却有了大变化,这不,现在都是4A景区了。村美了,我们的口袋也鼓起来了。我家种植了十几年的石榴,以前是自己推着小车到城里去卖,这几年,足不出户石榴就卖出去了,而且价格不低。还有的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濉溪镇蒙村村民李晓梅:

美丽乡村建设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村里的环境变美了,路畅通了,村里还亮起了路灯……特别是村里新建的村民广场,一到晚上就特别热闹,乡亲们聚集在一起随着节拍,尽情地跳着蹦着,别提多开心了。

杜集区段园镇大庄村村民段银龙: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我们村因葡萄而出名。村里在改造过程中,抓住葡萄这个主题进行改造,现在的环境,和居住在城里没有两样。这几年,我们还建设了葡萄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生态休闲中心、综合服务礼堂。每到周末,就有很多游客来我们村,别提多热闹了!

淮北市杜集区南山村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倾听群众意见,立足村庄自然条件,倾力打造长寿文化,荣获2014年度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称号。

淮北市相山区郭王村种植金针菇远近闻名,包括郭王村在内的多个村庄上榜2015年度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

淮北市烈山区榴园村依托秀美乡村风光,每年举办石榴文化旅游节,带动了石榴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成为全国4A景区。

新闻推荐

电商迅猛崛起,粮食企业借力互联网——“种得好”也能“卖得好”

■ 本报记者 鲍亮亮安徽省粮食生产已“十二连丰”,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实现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齐头并进,是眼下的热门话题。日前,皖北“互联网+粮仓”创新发展论坛在粮食生产大县濉溪举行,来自...

濉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濉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王菩霖同志逝世2016-04-17 14:49
评论:(基层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