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张云波
如果把大运河的灵动、淮北煤的炽热、口子酒的馥香、临涣棒棒茶的绵甜合而为一,我想,这便是任玉洁先生的这部新闻作品集的味道。
我是从喜欢上《这里的变化静悄悄》这个书名字,才开始细细翻阅这部集子的。“这里”,应该是淮海炮火熏染的红色热土,是蹇叔、嵇康等达人名贤深情注视过的百里沃野,是百万濉溪儿女洒遍汗水的相铚大地。“变化”,更是一个神奇的字眼。“变化”引领着淮北的发展,这“变化”就是目标;“变化”促进着淮北的发展,这“变化”就是策略;“变化”昭示着淮北的发展,这“变化”就是成果。“静悄悄”里蕴涵着谦逊、温馨和智慧,那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魄力和魅力。耐人寻味的书名,成了整个集子的画龙点睛之笔。
“用真诚记录时代的脚步,用激情书写发展的篇章。”这是玉洁先生在后记中表达的自己的心声。150多篇作品里,不论是专稿、报道,还是通讯、记述;不论涉及工业、农业、商业,还是涉及教育、卫生、体育;不论表达政治、经济、社会,还是表达人文、地理、历史,笔触所及之处,便有泥土的芬芳散播开来,那是一种自然、亲和的感觉。从一定层面上讲,将玉洁先生的新闻文字综合起来,便可勾勒出近年来淮北经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大致路线。
玉洁先生在宣传工作方面的贡献,还不只在于如实记录了濉涣之上的发展变化,还在于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沉爱恋,他是在用心用情写着每一篇稿件,一篇篇看似普通的作品,却能让人时时落泪。街头修车匠王启军,在患了癌症的妻子执意放弃治疗时,动情地安慰妻子:“只要你有一口气,我都不会放弃。”正是这个有情有义的穷苦汉子,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群众义务修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王启军的身体虽然拗不过时间的磨损,但他服务社会的梦想落到现实之中,就闪着金子般的光芒。顺着王启军走来的方向,玉洁先生还让我们看到了爱心助学的民营企业家姚勇,身献科研事业的蔡士兵,绿色使者张传洪……从这些人身上,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玉洁先生身上那种军人的耿直和知识分子嫉恶如仇的风骨渗透在他的作品里。“结帮欺行霸市”“合伙侵吞公
款”“制售假劣药品”等丑恶行径激起了他的愤怒,他凭着一个记者的正气和敏锐,对此予以无情的揭露,“一同锒铛入狱”“夫妻双双获刑”“法难容”等字眼上洋溢着“社会良心”前的担当和“疏而不漏”后的快意。
玉洁先生以引领“正导向”、传递“正能量”、激发正青春为己任,尽情讴歌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民生工程普惠民生》《“三战略”振兴濉溪工业》《农家院里书飘香》《为了大地的丰收》等,将一个个耀眼的光环挂在了这个时代的门口。在这种意义上,这部集子已经超越了一般新闻的定位,超越了普通文学新闻作品的概念,具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篇篇作品都折射出玉洁先生的独特思考和独特视角。在《为“金点子”叫好》中,面对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工程,他主张“建设怎么搞,得先听民意”。在《濉溪县民营经济提速增效》的报道中,他用“园区大发展、招商大突破、项目大推进”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在《把新闻视角对准全民创业》里,他指出,“在新闻宣传中,无论是全民创业报道,还是其他方面的宣传,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好关、把好度。”
文字朴实加上儿女情长,既是玉洁先生写作上的一大特点,也是其无穷的魅力所在。他写新闻稿件,尤以语言铺陈见长,白描般的平叙,宛如本土本色的农家姑娘,有着让浓妆艳抹的城里女子无限惊羡的天生丽质。适景合情的人物独白或对白的插入,更增添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偶尔的民谚民谣引用,仿佛风平浪静的河面上水鸟翅膀扇起的微微波澜,带着一种悠然自得的随心随性。脸上总是带着笑意的玉洁先生,透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将新闻写作变成亲近自然、亲近人类、亲近社会的独特方式,将时代的印迹,将那些温馨与美好、光荣与梦想,变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日本动画片《花仙子》中,少女小蓓遇到了花仙使者,便展开了寻找七色花的旅程,在历经磨难之后,她最终得知原来自己要找的七色花就生长在自家的花园里。濉溪县历史上的第一部新闻作品集《这里的变化静悄悄》,也许就是濉溪新闻界盛开着的一朵诱人的七色花了。当我们随着那飘着油墨气息的文字,一起激动,一起欢呼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便走在了春天里。
新闻推荐
——张崇岫印象
濉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濉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