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时代到来,不懂电脑没有网银的农民工“买火车票更难”已成不争的事实。目前,安徽省互联网通达所有乡镇,各地均已具备为返乡民工服务的“硬件”条件。年关将至,本报倡议:乡村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等当一回志愿者,替民工订张返程票。希望各地能抓紧时间,培训人员熟练掌握网络购票技巧,免费为返乡民工提供购票指导或代操作。
1月22日,本报头版刊登《网络代购火车票收点费,违法? 》后,不少读者来电来信,向免费为农民工网络订票的霍邱农民陶文政表示敬意。然而,更多读者则是向记者诉苦:“一年到头就盼着回家,可现在排队也买不着票”,“俺也不会上网,咋遇不到这样的好心人”……
一个个电话、一条条短信诉说着在外打工的农民对于春运购票的期盼和无奈。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把青春和梦想都奉献给了“陌生”的城市,却无法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即使已经踏上归途,也依然要为购买节后返程票而担忧。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而言,陶文政们的 “网络代购”只是沧海一粟,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
为了缓解 “网络时代农民购票更难”的现象,眼下,省内不少乡镇和企业已纷纷行动,做出表率:凤台县新集镇文化站专门印制了 “免费帮助网购火车票”等宣传资料,发放给附近矿区外来务工农民,同时利用电子阅览室的14台电脑,无偿提供网购火车票服务;绩溪县生态园区管委会计生办安排2名专干进行任务分工,挤出时间免费帮农民工“抢”票,并送票上门;安徽电信全省34家城市营业厅和1000余家网点设立专门的公益窗口,为农民工现场购票……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群策群力,才能让农民工返乡、回程的路不再难走。本报建议,各地可以组织对乡村干部等进行网络购票集中培训,让他们在春节期间利用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计生服务室等开放场所,帮助返乡民工订张回程票。同时,也可在醒目位置张贴购票流程图、发放购票指南、提供上网场所,教会他们自主订票。这不仅能让他们真切地享受网上订票的便捷,更是基层把民生服务落到实处的好举措、好形式。企业则可在用工人员返乡时,提前为其订好返程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缓解节后“用工难”现象。
本报特别提醒,农民朋友返乡后可主动联系村、乡镇或企业,寻求网上代买返程票的机会。同时,各地在为民工免费购票时,请认准铁路部门购票网站www.12306.cn,不要轻易点击或拨打网上搜到的其它网站或购票电话,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在支付方式上,购票网站支持网银或支付宝在线支付,切勿去ATM机给个人账号付款。
本报记者 王逸群
新闻推荐
为凤台县国土局实施项目
凤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