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围同学选择留在繁华拥挤的大都市时,他却选择寂静地广的小村庄;当求职者设法挤进写字楼时,他却正四处寻找奶牛养殖场;当别人为收入破万奋斗时,他的公司年利润已超百万。在胡宁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牛气”,注定着他和千千万万大学生不同。
回乡养奶牛
3月10日,记者来到凤台县岳张集镇汤庄村,在一排排现代化的牛舍前面,记者见到了回乡创业的胡宁,他正在牛舍里清扫粪便,“今早刚刚挤奶结束,每天都是这样,挤奶、清扫、喂料,虽然枯燥,但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事业。 ”
胡宁1984年生于凤台县岳张集镇汤庄村。大学毕业以后,2009年3月,他通过考试,被选聘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工作期间,他一直寻思着要扎根农村,做点实业出来。经过一段时间调研,他发现猪和鸡不易防疫,同时,价格的波动大,而黄牛的养殖周期长,回笼资金慢,且投资大。那时正好赶上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胡宁说,他发现奶牛养殖市场比较混乱,在农村主要还是以家庭散养为主,养殖科学化程度都不高,还出现原奶掺假现象。正因为有发展空间,胡宁打起了奶牛的主意。
汗洒筹资路
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胡宁首先向村书记介绍了养殖奶牛这个项目,但是由于村里土地资源有限,所需资金数额庞大,村里无力承担,书记只好否定了。通过协调,筛选可用土地,只能到偏远的汤庄村发展。汤庄村位于颍上县和凤台县交界处,那里玉米、大豆、水稻等资源丰富。于是,胡宁就想办法招商引资,找亲戚帮忙,最终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结论:“上完大学不好好找份工作而去养牛,真不可理喻。 ”
一次偶然的机会胡宁认识了一位外地大老板,他说愿意投资1000万元来搞奶牛养殖,前提是要把土地等很多相关手续办齐。欣喜若狂的胡宁不顾一切地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便向表姐借来6万元,开始筹办前期工作。胡宁马不停蹄把所需手续办齐了,而此时投资人却“消逝”了,说是到大城市去投资了。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胡宁一下子病倒了。就在胡宁意欲放弃的时候,他听说邻近村有个养鹅场倒闭了,希望之火又点燃起来。胡宁找到养鹅场的负责人,准备租他的养鹅场地作为奶牛养殖场。通过多次反复协商,养鹅场老板最终答应了胡宁。
实现创业梦
奶牛场建设也经过了一波三折,最后总算建成了。在引进奶牛期间,因为合伙人认为投资太大而不再继续投资。胡宁只好想方设法筹集了一部分资金,购买了220头奶牛。那段时间胡宁整整两昼夜没有休息,每天只吃一顿饭。就这样他也很高兴,因为看到了希望和未来。最终,合伙人决定投资共同经营奶牛场,由胡宁总负责。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奶牛场存栏奶牛600多头,年产奶量3500多吨,2012年生产总值达1000多万元,利润达160万元。 “现在养奶牛风险大,投资大,利润薄,单靠农户个人力量很难成功。 2012年8月,我成立了合作社,现有50多户奶牛养殖户入社。 ”
胡宁告诉记者,他的理想是养殖奶牛上万头,再创立自己的奶业品牌,用牛粪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沼气可以烧饭、点灯、发电等;有机肥可以作为有机食品的肥料,农作物的秸秆又可以作为奶牛的饲料,这样就实现了生态种养的良性循环。“养殖奶牛这几年虽然有利润,但是风险也很大,所以我想把产业链做长,减小风险。 ”胡宁说。
(本报记者 刘刚)
新闻推荐
选派干部凤台县顾桥镇寺西村第一书记依托项目工程,改善基础条件。先后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文化广场建设、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等系列民生工程。一年来,共争取并落实项目15...
凤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