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凤台县朱马店镇徐桥村传出一件新鲜事,县政府出钱给各村配备保洁员搞村庄环境卫生,但村民很快发现,保洁员这项工作干得有些马马虎虎,不尽如人意,而上岗不久的保洁员也忿忿不平,甚至还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反映,责权利不对等,工资太低,且不兑现。
11月26日,本报记者接到投诉后,调查了解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朱马店镇党委分管此项工作的一位吕姓党委委员向记者介绍,县里规定,村庄人口达600人以上的,配备一名保洁员,每月工资500元,直接拨付到村,由村发放。
而徐桥村的保洁员却领不到这500元工资,对此,该村谢支书解释,上级政府给他们8个保洁员名额,每月共4000元工资款,钱已拨付到村,现正在做工资表。徐桥村有5000多人,17个村庄,村庄多且相距较远,一个保洁员根本干不了两个村庄,因此,村里按照每个村庄配置一人的思路,聘请了18位保洁员。
保洁员增加了,但只能共享这每月4000元工资,由此造成小村庄保洁员每月只能领100多元,大庄的可领到300-400元。由于僧多粥少,谢支书承认“工资太低,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
根据凤台县政府下发的文件规定,这项保洁工作按“户保洁入桶、村收集投送、乡(镇)中转运输”的方式,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运。环卫保洁实现“四个没有”目标:农户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集镇、村庄没有暴露的堆放垃圾;道路沿线没有散落的塑料垃圾;河道、水塘等水面没有漂浮垃圾。
实际上,村民向记者反映,垃圾根本没有日清、日运,村庄内的垃圾也没有及时清扫。徐桥村村民谢玉贵说,树叶太多,保洁员一把扫帚,就是从早扫到晚,也扫不干净。不仅垃圾不能清扫干净,有时垃圾桶满了,保洁员也不能及时运走。
村民王登友说,农户门前屋后的垃圾,由农户清扫,可有的农户不愿清扫,特别是全家外出打工的农户,无人清扫。公共场所由保洁员清扫,保洁员两三天干一次活,一次干半天或一天,根本不能尽职尽责。
保洁员不能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徐桥村保洁员谢传敏说,他负责的村庄有七八个垃圾桶,垃圾满了,要运送到垃圾池,除了运垃圾,还要清扫路面。事不少,而工资这么少,确实影响工作积极性。 “工资还不能及时发,我至今没拿到钱。 ”
谢传敏说,不少农民没有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喜欢随手扔垃圾,甚至有的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他们劝说有些人不听,这样也给他们增加了工作量。
保洁员汪陶选说,他是村民组长,因工资低找不到保洁员,只能由他代干。其它村庄也一样,保洁员大多都是由村民组长兼任的。
一位保洁员告诉记者,他们一般二三天倾倒一次垃圾,一周扫一次地,扫的地方也只是水泥路面,不可能全部清扫。 “工资这么少,我不可能天天只干这一件事。 ”
凤台县给村庄配备保洁员,的确是好事,可好事还需做好,需要各级政府、干部和群众一起努力配合,需要不断增加完善有关措施,徐桥村的情况,可能不是个例,希望能引起县、镇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视。
本报记者 王明存
新闻推荐
本报讯 4月26日,凤台县岳张集镇政府向本报反馈信息,该镇小刘社区危房改造工程整改工作已全面推进,主体结构已经建成五户,剩余三户正在积极推进。3月25日,本报于三版刊发稿件 《凤台县岳张集镇农民...
凤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