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安徽省农地确权登记工作正在试点县(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各地政府都投入了不少人力、财力,但仍有不少地方提出工作经费紧张的问题。但据记者了解,在安徽省有些地方,通过多方筹资,节约成本,节省开支,确保了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安徽省规定,因试点县区分布在安徽省各地,试点情况不尽相同,因此,经费安排标准省里没有作统一要求,但各试点县(区)应将工作经费纳入县级政府财政预算,每个县(区)政府根据确权方式、土地状况、权属结构等实际情况安排,总的原则要保障确权工作顺利推进和按时完成。同时,为了减轻县级财政支出压力,今年,省财政按照平均每亩5元的标准给予了经费支持,并且,省里要求各市也应对所属县(区)给予经费帮助。
虽然各级政府拨付了一定的工作经费,但据了解,凤台县、潜山县、界首市、绩溪县等地,仍有基层干部受困于工作经费不足。日前,凤台县古店乡北芹村村支书童学林说,他们村有2000多人,近3000亩地,人多地广,在登记过程中,需聘请不少人员逐户上门登记人口,到地头核实每块土地四至界限。聘请人员的务工费以及其它开支不小,上级拨付的资金有限,根本不够用。资金存在缺口,他们也不知该怎么办。
同样,潜山县源潭镇分管此项工作的纪委徐书记告诉记者,他们是山区,地块零散,农户居住不集中,相比平原地区,他们确权登记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经费,可上级拨付的资金少,他们镇就让各村自己承担一部分,他们也知道村里没有收入,但只能让村里想办法了。
工作经费虽不是特别充足,但各地可节省开支,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省财政厅规定,凡采购目录范围内的商品或设备,省里原则上只制定技术标准,不集中采购、不发布指导价格,由县级政府自行招标采购,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降低采购成本。
省财政厅要求,试点县(区)政府要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农村土地二轮承包以及土地复垦的档案材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土地测绘所用的技术手段、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信息系统,切实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确权成本,减少财政负担。
对此,六安市金安区的做法值得学习。该区加大投入,采取上级补助一点,区、乡镇各级配套一点的办法,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如该区采用 “卫星影像+GPS实测”的高科技手段,比用传统的手工测绘方法(每亩需经费50元),每亩成本减低了七成以上。
需要强调的是,安徽省政策明确规定,不论经费如何紧张,都不能向农民摊派、收取费用,不得用确权经费购车购房,禁止用确权经费发奖金,严禁截留挪用,确保专款专用,杜绝违规违纪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本报记者 王明存
新闻推荐
11月12日晚22点,凤台农商行清算中心灯火通明(如图),该行领导、保卫人员及清算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在等待特殊客人的到来。22点32分,听到门铃声,保卫人员确定身份后,打开联动内门,接待带...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