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晓群
凤台县淮河西路临河走廊,是当地居民休闲散步的一个好去处。“这里锻炼身体虽好,但在荒郊野外,大家总担心不安全。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他们,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正在临河走廊散步的居民金涛指着驶来的巡逻警车对记者说。
据了解,凤台县目前每万人配置警力不足6人。面对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该县公安局持续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了街面网格化巡防和网络视频化巡防相结合的“大巡防”格局。记者日前在凤台县城区采访时,遇到正在步行巡逻的县公安局巡防大队孙月等3名民警。此3人组成的流动巡逻组,每天4次在闹市区的商场、街巷步巡,发生警情可在3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置。
“目前,凤台县布建了1000个高清视频监控点,范围涵盖全县主要街道和路段。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派出所分别建立了两级监控中心,搭建视频巡防平台。 ”凤台县公安局局长张祖军告诉记者,指挥中心负责对辖区内治安状况和警力巡防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引导和安排巡防力量,并迅速调度和监督路面警力处置警情。
4月13日22时48分,凤台县卫生局门前一男子骑自行车抢走一步行女子的挎包。接警后1分钟,民警即通过案发地点监控将其锁定。随后,一路追踪21个监控点,仅用1小时就勾勒出他的行动轨迹,不到2小时就在县城一家医院里将其抓获。
除完善的视频巡防系统外,凤台县公安局还实行“金字塔式”的三级防控街面勤务模式。即特勤大队、巡防大队为一级防控力量,以城区主要道路为重点实行全天候动态巡逻;派出所、交警和机关警力为二级防控力量,在治安警务站、治安卡口实行重点布警;社区民警、驻村包村民警、社村干部等组成三级防控力量,开展社村巡逻、安全防范和隐患排查。
“向科技要警力,向勤务要效率。在民警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新的警务机制有效地提高了路面见警率、民警管事率及违法犯罪嫌疑人现场抓获率,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 ”张祖军告诉记者。如今,在凤台县城乡,白天夜间民警巡逻、街头巷尾警灯相连,构筑起一张平安天网。今年第一季度,全县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5.96%,“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25.32%。
新闻推荐
凤台推剧源于花鼓灯,最初由花鼓灯艺人以花鼓灯歌舞为基础,结合淮河流域多个民间小调而形成。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如今,推剧已成为沿淮地区人民十分喜爱的剧种,并入选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