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凤台新闻 > 正文

凤台、阜南禁烧各出妙招,农机手们认为,只要技术处理得当——秸秆全量还田是“上上之选”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5-06-23 09:44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王逸群通讯员张昱

“三夏”期间,秸秆禁烧再一次成为广大干群关注的焦点。 4月初,省农委就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推进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如今夏收已经结束,记者走访凤台、阜南等地发现,受地域差异影响,各地全量还田各出妙招,不尽相同。

6月18日上午,凤台县大兴集乡后王村,水稻插秧机正在田地里辗转腾挪。 “我们全乡4000亩的小麦秸秆都是全量还田。 ”乡农技站站长李刚向记者介绍,今年当地机插秧的耗时和往年烧掉秸秆后的进度相当,“这全都依仗还田技术上的新突破。 ”

“去年第一年试点全量还田时,是用收割机低茬粉碎后再旋耕一遍的方式。 ”当地机手王玉虎说,因为限茬,这种操作手段对机手来说要求较高,收割的速度自然放慢。今年,他们改用高茬收割后直接粉碎灭茬再旋耕两遍的模式,“乡里补贴了灭茬30元/亩的费用,对农民来说成本没有增加,但是作业速度却比去年快了近一周时间。 ”

“旋耕两遍是为了让秸秆与土壤充分融合。 ”李刚告诉记者,两次旋耕的过程中还要给田地放一次水,加速秸秆腐烂,插秧之后再把水排干净。“如果不排水,秸秆会释放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死苗情况发生。”他说,全量还田的地块在田间管理时,每亩还要增加5-10公斤的尿素用量,以便调节土壤氮、碳比重,加快秸秆腐烂速度,“我们以村民组为单位,对全乡范围进行了技术指导,因此并没有发生其他地方反映的死苗、僵苗现象。 ”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皖北旱茬地区,由于土壤含水量不足,旋耕后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易导致腐烂较慢。“今年皖北部分地区就出现了旋耕时,去年还田秸秆还未腐烂的情况。 ”省农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粉碎不彻底,再加上土地没有休整期,“今年不少地区开始试行板茬直播。 ”

在阜南县许堂乡,富友农机合作社今年就试行了几千亩地的板茬直播。 “去年受粉碎装置影响,还田效果并不理想。 ”理事长韩于喜对记者说,去年他们装配的粉碎机都是单刀片,今年经过改装后,配置了双刀片的粉碎机,不仅粉碎效果好,抛洒覆盖的距离也由1米变成了2米,“这避免了直播玉米时种子无法扎根的情况。 ”

记者采访发现,在当地全量还田比打捆离田更受农民欢迎。 “打捆的弊端是工序太多,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韩于喜向记者介绍,收割后的小麦秸秆先要用搂草机集中,然后再打捆,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农民都选择大型打捆机,一捆秸秆重量五六百斤,最后要动用叉车搬运,“一块地被这么多大型设备重复碾压,如果土壤湿度过高,板结就在所难免。 ”他说,当地已经有部分农民反映,即使明年政府继续“买单”,他们也不愿意让秸秆打捆离田。

“今年县农机局已经认可了我们板茬直播的模式,准备明年在全县推广。 ”韩于喜认为,无论是皖北还是皖南,只要技术手段处理得当,全量还田都是农民的“上上之选”,“不仅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产量,也为秸秆谋得了最便捷的出路。 ”

新闻推荐

凤台县刘集乡孤山村群众反映农地遭侵占 无人来查处

本报记者胡明兵 文/图“我们刘集乡孤山村本来耕地就少,人均不足一亩,今年以来,各种企业老板利用各种手段非法占用土地。 ”9月22日,凤台县刘集乡孤山村农民这样告诉记者。之前,孤山村有村民给...

凤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凤台、阜南禁烧各出妙招,农机手们认为,只要技术处理得当——秸秆全量还田是“上上之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