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酥瓜,又名羊角酥,产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瓜呈羊角形,瓜皮白绿色,瓜肉绿色,瓜瓤桔红色,含汁液量大。含糖量高,嫩瓜无苦味,果长30厘米,果粗10厘米,单瓜重1-2公斤,酥脆可口,清热解暑,是炎夏解暑之佳品。酥瓜果实富含营养,其味酥、脆、香、甜,人体每天所需摄取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在酥瓜成熟果实中均能获得,其果实中还含有大量维生素C和糖类。
潘集区位于淮河中游,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93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6%,年降水集中在6-7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27%,年均蒸发量1493.7毫米。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279.2小时,年平均温度14.3℃-16℃,无霜期224天;区内土壤肥沃,以马肝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等为主,非常适宜酥瓜生产。
近年来,酥瓜生产已成为淮南市潘集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亮点,经过几年发展,酥瓜生产面积扩大到25000亩,种植户4000户左右,生产形式由原来的露地栽培发展到现在的保护地栽培,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98%以上,每亩产值约12000元,种植户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目前,潘集酥瓜产业区域布局初现轮廓,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酥瓜生产专业村及生产基地。主要有西部包括芦集代楼、姚幸,潘集夏圩的酥瓜生产基地,中部以田集南圩、瓜元为主的酥瓜生产基地,北部以泥河杨柳为主的酥瓜生产基地。全区已有包括田集蔬菜瓜果协会、潘集镇田牛酥瓜专业合作社、芦集镇代楼蔬菜瓜果养殖专业合作社等26个专业酥瓜生产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成立了淮南市亚丰酥瓜研究所、创建了淮南市酥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注册了“南龙”、“田牛”、“芦集”、“淮河湾”4个酥瓜商标,已获得农业部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定了潘集酥瓜技术规程、产品标准等2个省级地方标准,创建了潘集酥瓜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为扩大酥瓜市场影响力,促进酥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并为广大酥瓜种植户和企业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淮南市潘集区先后举办四届酥瓜种植能手大赛,有力地促进了酥瓜产业的发展。目前,潘集酥瓜远销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新闻推荐
■ 本报见习记者 柳文3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放眼望去,一个个蘑菇大棚镶嵌在一片片树林中,错落有致。在树林中间种蘑菇。思路决定出路,科技带来转机。李郢孜镇林地资源...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