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廖凌云本报记者 孙玉宝 文/图
在淮南市田家庵区,有一支百余人的城管“巾帼志愿者”队伍,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他们维持交通、搀老扶幼、清理垃圾……
3月6日上午,记者在龙湖景区南门附近见到了“学英城管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陈学英。她正带领几名志愿者在清理绿化带中的鞭炮纸屑、塑料袋等,“昨天是元宵节,到处燃放烟花爆竹,这些垃圾不及时清理,就会被风吹得到处都是。所以今天一早,我们就带着扫帚、灰斗来了,沿途清扫垃圾。 ”61岁的陈学英说,这样的事情她们天天都在做。
“见路上有垃圾便捡,看到乱丢者便追上劝导”,这是陈学英多年的习惯。早在10年前,她就率先成立了第一个城管志愿者服务队,成为淮南市城管志愿者组织倡导发起人之一。在她的影响带动下,现在全城已有1万多名志愿者。志愿者们积极开展环境整治、交通秩序维护、便民服务等活动,赢得了广泛赞誉。
2014年6月16日,田家庵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将陈学英树立为典型,并以她的名字命名她所在的城管志愿者服务队。目前,该服务队有志愿者100多名。陈学英将队员们分成4人一组,轮流值班,从龙湖路与国庆路交口到火车站,开展“洁净家园、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我退休就跟着陈学英干志愿者。”服务队里大多是退休老人,今年70岁的志愿者李月华说,“家里的活都是老伴干,我就来做点有益公众的事情。 ”
如今,在“学英城管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范围内,乱摆乱放的商户少了,乱穿马路的行人少了,乱扔垃圾的市民少了……“志愿者来劝说,我们哪好意思!过马路比以前规矩多了,经常想到路口那几位大爷大娘。 ”龙湖路上一家商店的经营者刘先生说,城管志愿者的义务工作强化了人们的公德意识,拉近了商户与城管人员的距离。 “我的孩子喜欢爬到天桥上玩,好几次都是志愿者送回来的。 ”
近年来,“学英城管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发展了朝阳老年大学艺术团、淮南市市民艺术团加入文化志愿和城管志愿服务,组织了近百场走进街道、社区及企业、校区义演活动,为100多户特困户奉献爱心。
“巾帼志愿者”在清理垃圾。
新闻推荐
本报见习记者 范孝东本报通讯员 苏 强近日,记者来到淮南市谢家集区曹庵镇,参观该镇的永光草莓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育苗温室中,一簇簇绿意盎然的草莓苗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育苗温室有1...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