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面对桎梏的转型突破
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破解瓶颈
后劲勃发;
与徽商银行签署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产业发展获得强力支撑;
……
按照市委、市政府“双轮驱动、比翼齐飞”的发展战略,结合淮南现有产业优势,淮南市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促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非煤产业群已在淮南的转型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逐步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与绿色增长。
明、聚集力强的产业基地,引领淮南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市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公布淮南市市级涉企收费清单(调整)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先后出台,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
三大主导产业,五大高成长性产业,为打造淮南非煤产业群注人了强大动力,不断助推煤和非煤产业“双轮驱动、比翼齐飞”。
制,加强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目前已投放“银政担”贷款34笔1.33亿元。针对影响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由政府拿出真心实意,真金白银,帮助企业突破制约发展壮大的要素瓶颈。
随着“1133研发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的实施,31家“研发创新团队”,21名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17名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各类人才,在主导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全市上市(挂牌)融资后备资源库已有97家,全市共有A股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8家,直接融资余额500.8亿元。
齐头并进,谋篇布局振翅翱翔
面对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淮南如何“突出重围”?面对一煤独大的发展桎梏,淮南如何“破解难题”?面对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淮南如何重铸信心?
在结合淮南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淮南市秉承“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扶优扶强、定向培育”的原则,实施主导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发展新型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光电新能源、现代医药、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等高成长性产业,带动健康、养老服务等新兴产业,力争用3—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特色鲜
淮南市建立了科学的投融资体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效运转”的投融资机制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决好“由谁投、怎么投、投向哪”的问题。
市政府出台了《淮南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淮南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首期募集基金12.5亿元;建立了“政银企”对接交流机制,引导银行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单列计划,累计共有58家企业获得合同类融资1.9亿元。
淮南市构建了“银政担”风险分担机
围绕“1235”发展战略,淮南市以推动发展主导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为突破口,以非煤电项目建设为重点,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淮南工业经济的再度腾飞。
新型煤化工产业———随着淮化集团10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淮河化工退城进园等项目的建成投产,下半年新型煤化工产业将有望实现增长。 (下转四版)
煤制天然气项目扎实推进,煤制油项目积极运作,新型煤化工产业再添生力军;
与中移动、中兴通讯、中关村数海数据资产评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迈出坚实步伐;
全市第一支非煤产业股票“山河药辅”已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生物医药产业
新闻推荐
展示青年风采 推动产品营销 农行淮南分行大学生自编自演产品话剧
为丰富青年员工的文体生活,展示当代农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使命担当,日前,农业银行淮南分行团委组织有写作、表演能力的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含有农行企业文化、农行产品等内容的话剧,寓学于乐,推动产品...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