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范孝东本报通讯员 张昌涛
9月28日中午,正是放学时间,记者在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门前看到,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左右两条通道秩序井然地走出校门,然后南北分流,很快就走上了回家的路。而以前放学时,该校门前经常被接孩子的家长和车辆堵得严严实实,学生们要很久才能离开学校。
“多亏学校开通了‘VIP’通道,孩子们上下学方便多了。”一位家长开心地对记者说。她所说的“VIP”通道,指的是学校门口两旁设置了机动车辆隔离桩的学生路队引导线,学生上下学时在规定的区域集中,再按照路队引导线疏散,行进更为通畅。
“我校地处市中心,放学时容易发生拥堵。为了减轻道路拥堵,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学校在交警和城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校门口划定了学生‘VIP’通道,基本上解决了校门口的拥堵现象。 ”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给学生们留足空间,接送学生的家长一律不准进入校门口的规定区域。之前,经常有私家车辆在校门口附近违章停车,堵塞交通,设置了隔离桩后,机动车辆就无法占据学生通道了。
在采访中,不少家长都为学校开通“VIP”通道的举动点赞。他们认为,学校此举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进出校园秩序,也为学生筑牢了交通安全防线,让家长们更放心。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校放学队伍由老师带到接送点才解散,学生路队听指挥一次放行一个班。看到孩子们有序行进,家长们也纷纷自觉来到“放学点”安静等候。
另外,学校在放学时还通过广播等途径,向全体学生播报交通安全知识,同时号召家长们积极配合学校规定。 “学校这么为孩子的安全着想,俺们做家长的理应主动配合,帮助孩子们自小养成文明、守序的交通习惯。 ”一位家长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孙玉宝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俺们现在种地再也不用担心销路,白蓝集团给俺们下订单,企业需要什么,俺们就生产什么,庄稼一熟就变成了钞票。 ”近日,淮南毛集实验区孙台村千亩粮种植大户方庆...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