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 强
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之际,记者专访了市人大代表、谢家集区委书记张海虹。
张海虹说,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和衷共济,砥砺奋进,经济发展先抑后扬,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月收窄,社会各项事业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进步。
张海虹表示,2016年,面对新常态下深刻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谢家集区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按照全市“1235”发展思路和“4106”行动计划,咬定“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部分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民生事业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新谢家集。为此,谢家集区将着力实施好“六大提升工程”:一是产业结构提升工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发展壮大以蔡家岗商圈为中心的商贸物流服务业、以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为平台的机械制造产业、以豆制食品为先导的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以三大新兴主导产业引领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改革创新提升工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推进供给侧等重大改革措施落地,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持实体经济,促进“互联网+”对接产业发展,不断释放发展潜能和空间。三是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好“六城同创”活动,推进植树造林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市下达的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任务,做好城市水系和农村污水综合治理,倾心建设蓝天碧水的美丽谢家集。四是城乡功能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由点带面”建设好美丽乡镇。科学统筹地矿发展,加快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促进地矿、城乡资源共建共享。五是社会事业提升工程。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县区创建验收,叫响“蔡楚文化”品牌,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六是基层党建提升工程。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奋力争当“四个自觉”模范,推进谢家集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新闻推荐
护航淮南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 ——“十二五”淮南审计工作回眸 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通讯员 崔 燕
审计监督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淮南审计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十二五”期间,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单位3942个(次),查出各类违纪违规资金13.81亿元,促进增收节支25.3亿元。市审计局建局三十年来...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