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伟 摄影报道)一夜的大雪,路面上尤其是人行道上积满了厚厚的积雪,行人走上去十分费力。在洞山中路,记者看到一群身穿橘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拿着铁锹和扫帚,在人行道、斑马线上铲除积雪。在他们身后,则留下一条一米多宽干净的路面供市民行走。
据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早晨5时我们就开始清扫路面,主干道上有铲车和扫雪车机械除雪,但是人行道上不能使用机械,所以我们在人行道上铲出一条小路,方便市民出行。”
由于天气寒冷,环卫工人都用帽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很难看到面部,但记者询问发现,扫雪的环卫工人年纪都在五十岁到六十岁左右。记者采访时已经将近11时了,从早上5时到11时,我们的环卫工人已经连续工作了将近6个小时,为了避免长时间劳作体力透支,他们分成两拨,轮流作业,从而获得短暂的休息。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所有的环卫工人没有一个带水杯的,“我们要沿着道路不停铲雪,带水杯没地方放。要是把水杯带在身上,也不方便,所以就忍着,等中午休息时再喝水。”几个环卫工人这样说道。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环卫工人所戴的手套五花八门,看样子都是自己准备的。记者便电话联系了田区环卫处的相关负责人,据该负责人说:“由于路面积雪太深,而一线的环卫工人散布在各个主干道,并且我们所有人员都在路面上清扫积雪,腾不出人手送水。至于手套的问题不要说全市,仅我们田家庵区就出动了一千多环卫工人,即使要采购也需要时间,所以一线的环卫工人只能自己准备防寒的手套。”
由于道路积雪,车辆难以通行,市民都选择步行出行。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看到,只要有市民经过,环卫工人们马上会停下铁锹和扫帚,侧身让市民通行,而很多市民在经过环卫工人身边时,都会说一声“谢谢”或者“辛苦了”。多位路人告诉记者:“天气这么冷,雪这么大,为了我们出行方便,这些环卫工人冒着严寒和风雪为我们铲出一条通道,说一声谢谢是应该的,也是对他们的劳动的尊重和感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付莉荣)近日,气温骤降,暴雪来袭,天然气使用量剧增,1月4日,记者从淮南中燃了解到,在全国天然气限量供应的情况下,淮南市大部分用户的天然气使用都能够得到基本保证,负责抢修的工作人员也是24小时...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