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布局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出台特色小镇总体发展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大力培育发展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市小城镇建设。各特色小镇应立足于本地的特色产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自身发展规划。要“求精不求大”,使小镇的产业定位、投资规模、规划范围达到科学合理的要求,保证空间形态上的“精致紧凑”。
充分挖掘资源,形成鲜明特色
充分挖掘《淮南子》,八公山豆腐,煤矿文化,田家庵少儿艺术,曹庵草莓、美食、剪纸等资源,打好文化牌,加强特色小镇与旅游、城市建设、生态、工业、服务业、农业的深度融合,在特色上下功夫,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具有淮南特色的特色小镇,提高对外地客商、游客的吸引力。
突出市场主体,完善运营管理
摈弃政府投资、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按照政企分离的原则,选择符合发展定位、实力雄厚的投资主体,承担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对外合作、管理服务等工作。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统筹协调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上来。对于实力相对薄弱的小镇,可以加强与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支持开发主体以控股、参股、相互持股、PPP等方式组建集团公司,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小镇建设,引进大型餐饮、文化企业,让特色小镇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注重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层次
充分利用淮南市江淮云、大数据中心、新能源中心集聚效应和高校院所研发优势,加强政产学研的协同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一批依托高新技术、互联网应用的高层次特色产业小镇。引入创投机构,运作小镇的孵化器、加速器,借助创投机构引入创新团队、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新闻推荐
把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源头工程”一是以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建议市委、市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吸引高新技术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来淮从事科技开发、科技创业,通过政府发放特殊津...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