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通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实行“河长制”和“林长制”,让每一条河都有一个“河长”,每处山每片林都有“林长”,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据了解,大通区列入市级“河长制”管理的主要河流、湖泊共2处,设区级总河长2人、区级副总河长4人、区级河长3人;列入乡镇、村二级“河长制”管理的河流、湖泊2处,小型水库14座以及窑河、马厂河,设乡级总河长8人、乡级副总河长8人,乡、村级河长50人。为将“河长制”落到实处,该区及时在区政府网站公布了全区河湖名录及各级河长名单,共设立河长公示牌25处,河长公示牌内容规范、信息完整,全部附设“淮南河长”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区、乡河长和河长办公室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确保群众举报便捷。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关闭和搬迁畜禽养殖场6家,整治8家畜禽养殖场;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调查,共确定入河排污口6处,编制了“一口一策”方案;开展“向垃圾宣战 建美丽家园”活动,减少了对境内河流、湖泊的污染;抓好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共开展8次专项行动,清理非法堆场7处,烧毁采砂船1艘,捣毁采砂辅助工具船2艘,非法码头15个,清理临河临时装卸点1处。
“大通区列入区级‘林长制\’管理的林带共6处,分别是舜耕山林区、合淮阜高速公路大通段森林长廊、上窑山林区、淮河岸线大通段生态防护林、京福高铁大通段森林长廊、206国道大通段森林长廊,共设区级总林长2人、区级副总林长3人、区级林长4人。目前,正积极推进区、乡镇、村三级“林长制”体系建设全覆盖。”大通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7年到2021年,全区将完成人工造林6885亩,封山育林1626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38%,森林蓄积量达到402006立方米以上,林业总产值达到11081万元。围绕做好森林防火,该区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指导思想,强化消防队伍建设,依托消防大通大队建立一支由50人组成的训练有素的消防队伍,分别在上窑镇、九龙岗镇、孔店乡各成立1支20人左右的防火护林员队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每年投入23万元为各乡镇防火器材购置、维修、人员经费,并将该项资金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强化值班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
(本报通讯员 潘雪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雪峰)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上周淮南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9.4℃(上周六),最高气温8.4℃(上周日),一周无降水。近两日气温回升明显,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据最新天气预报,本周最低气温均高于...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